一鸣惊人、荡气回肠的《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人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作品自2003年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我从当当网上买的此书的这个版本,自2006年5月第1版至今年7月,已是第95次印刷,可见这本书在中国的销路也很不错。
但是,如果不是友人隆重推荐,我是不会多看一眼书名带风筝的小说的。而没想到的是,当这本书一上手,我却被它深深吸引,22万多字的小说两天就看完了。而在这之后的几天里,书中人物的奇特故事和曲折经历仍然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种感觉了。
书中的主人公沙米尔在少年时代因面对强暴的怯懦、掩盖错失的说谎以及对纯真无邪友谊的背叛等不良行为,使他的心灵久久地背负着不安和愧疚。尽管他想回避想忘记那些陈年旧事,但往事却向小虫子一样“自行爬上来”,无时不在啃噬着他的心灵。为了追回健全的自我,也为了内心的释然和一生的安宁,他在那次犯错后的20多年后,告别了妻子和家人,离开了他移民的国家美国,独自义无反顾地回到了他的家乡阿富汗,走上了自我救赎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发现了自己家庭和身世的惊人秘密,而且还历经艰难困苦,出生入死,经受了心灵的蹂躏和肉体的折磨,终于找到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完成了人性的飞跃,实现了心灵的救赎。书中的沙米尔喜欢风筝,尤其喜欢追风筝。风筝实际上是一种象征。如果说少年时沙米尔追的“风筝”,就是想得到他父亲的认可,成为一个坚强勇敢的男子汉的话;那中年沙米尔的自我救赎也是一场心灵的追“风筝”之旅,这“风筝”就是,他自己认可的人性得到升华的新的沙米尔!本书的翻译者李继宏说的好,“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不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
小说对阿富汗风土人情的描写令人耳目一新。在没有看这本小说之前,我对阿富汗印象的几个关键词就是贫穷、愚昧、落后、战乱。而看了小说,对阿富汗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有了新的感触和认识。如少年时沙米尔参加的一年一度的斗风筝大赛,紧张、激烈、风趣,极富民族特色,天上几十只五彩斑斓的风筝你争我夺,急升猛降,最终没被别人隔断线的风筝获胜,体现了阿富汗人的好勇争胜的民风。即使移民到了美国他们也都聚居一处,保留并传承阿富汗民族的风俗习惯,沙米尔在美国的订婚仪式,从着装、说话乃至一招一式完全按阿富汗传统模式,让人感觉郑重有序,彬彬有礼,富有人情味。沙米尔在回国救赎途中借宿人家,主人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宁愿让自己的孩子饿肚,也要款待好客人,吃饭时仍然讲究礼数,可见这个山国彪悍民族的与人为善、热情好客的一面。整个小说体现了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和对自己民族的深深眷念,丝毫没有那种自暴自弃,专门把自己民族丑陋的东西放大给外国人看以博取欢心的矫揉造作。
读了小说,还让人深深感到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平、秩序是多么重要。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细致描写了主人公少年时居住的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美丽繁华恬静,以及主人公家庭的富足温馨闲适。而这一切却都被前苏联军队的野蛮入侵和之后的政权崩溃、极端组织横行所彻底打碎,真可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即使像主人公这样的上流富裕家庭也难逃厄运,不得不举家偷渡国境,历经磨难,转道巴基斯坦移民美国。特别是当沙米尔返回祖国展开救赎之旅,眼前的景象让他触目惊心:记忆中的喀布尔已面目全非,断壁残垣,满目苍痍,流离失所之人随处可见;他所熟悉的家庭旧址更是屋顶塌陷、泥灰龟裂,破败不堪。公共场合悲惨恐怖的景象随时随地发生,令人惨不忍睹:一个为了喂饱孩子的男人在市场上出售他的义腿;足球赛中场休息时间,一对通奸的情侣被拖到场上当众被石头活活砸死;女人在公开场合说话声大了,就会以有伤风化罪挨打致死;一个涂脂抹粉的男孩被迫出卖身体,跳着以前街头手风琴艺人的猴子表演的舞步。“在这个国度杀戮无从避免,恐惧无所不在,这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极端组织和恐怖主义在治理失控、社会失序、战乱不已的土壤中像野草一样蔓延疯长,倒霉受害的唯有普通老百姓。
值得一提的还有,作者开始创作这本小说的半年后,美国的双子塔倒塌了。作者完成创作后本不想发表,他认为在袭击发生未久,“伤口尚新,民愤高涨”之时,“全美国没有人会听一个阿富汗人的诉说”;若发表还会招来利用悲剧的机会主义之嫌。但作者的妻子则认为这本书可以让人们看到阿富汗人的另一面,消除对他们的误解和偏见,力主立即出版。当2003年6月该书在美国出版后在全世界引起的反响证明了作者妻子的判断。2006年,作者因此获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作者还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为阿富汗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这说明人类在羞耻、负疚、后悔、爱情、友谊、宽宥和赎罪方面的体验是普遍的,相通的。
每个人的心中应该都有自己的风筝,大胆的地放飞它吧,勇敢地追寻它吧!
但要记住,无论如何不要把牵住风筝的那根线给弄断了……
(汉翔微笔记,2016.3.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