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它,那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个人感悟】这一章在历史上一直都颇有争议,“诗”有做动词“选诗”之意,也有名词诗经之解;“思”是名词“思想”还是语气词?“无邪”是指“纯正”“不虚假”还是“没有边界”?历来都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一章与诗经有关,与为政有关,最后的落脚点是“无邪”。在这里,孔子谈论的是“为政”与“为学”的关系,诗经作为文化的象征,就是引导人们向着“无邪”而努力。
孔子讨论诗经如是说,我们讨论论语时,是否也可以这样理解?论语不也都在告诉人们要“温良恭俭让”、要“以德为政”、要“敏于事而慎于言”,这些不都是“思无邪”吗?再想想世间一切优秀的文化,不都在教人求真求实教人“无邪”吗?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不光要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学生,更要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影响和感化每一个孩童,将他们引入人类最美好的文化殿堂,与他们一起在“无邪”中成长而至日趋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