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里浮现一篇普通话练习稿《读书人是幸福人》,成人的世界很不易,所以,为什么要早早的来体验呢?如果生命可以倒流,我希望读研读博再进入社会。然而,生命不可倒流,所以珍惜当下能够拿着书本的美好时光。
有人说,不读书的人,天和地是狭小的,他充其量只能活一辈子;读书的人,天和地是广阔的,他能活上三辈子:过去、现在和将来。
读书有许多好处,其中一个好处便是使自己摆脱看上去渺小而卑微的境况。
关于读书,有一个小故事特别让人有感触,这个故事我忘了多少年前看到过,是一个来自网络的《竹篮打水一场空》。
每天早晨,爷爷都会早早起来,在餐桌旁读书。孙子也照样学样地在一旁模仿。
一天孙子禁不住问道:“爷爷,我试着像您一样读书,可是我怎么也做不到全部读懂,而且读懂的那部分,合上书就忘个精光。您说读这个有用吗?”
爷爷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转身把煤炭从盛煤的篮子里放入火炉,他告诉孙子:“你把这篮子拿到河边,给我带一篮水回来。”
男孩照着爷爷的吩咐做了,可是在他到家之前,水就从篮子里漏光了。爷爷见状笑着说:“你下次应该走快点。”说着,又让孙子回到河边,进行第二次的尝试。
这次男孩跑得很快,但是在他回家之前篮子还是再一次地漏空了。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爷爷竹篮是打不了水的,他想要个桶打水。
老人说:“我要的不是一桶水,是一篮水。你还是没尽力啊。”这次他来到门外,监督男孩再一次尝试。
虽然知道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男孩还是想让爷爷看见他已经尽了全力。男孩把篮子深深地浸入河中,提起后拼命往家跑。但是跑到爷爷面前时,篮子依然没水存下来。他喘着粗气对老人说:“爷爷您看,一点用也没有啊!”
“你觉得没用吗?”老人说,“看看这篮子。”
男孩这才疑惑地看着篮子,突然意识到篮子跟他刚拿到手里的时候不一样了——这不是那个盛过煤炭的脏篮子了,它已经变得从里到外都干干净净。
爷爷这才对男孩说:“孩子,你也许读不懂或者记不住书里面讲的东西,但是在你诵读它的时候,从内心到外表都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世上没有无用功,竹篮打水也不空啊。”
对,世上没有无用功,竹篮打水也不空。读书就算我们记不住,但是也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