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伊始,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发现家长们都很焦虑。怕孩子在新环境没朋友,担心孩子作业做的快,学不扎实;有的家长则忧虑孩子的作业写的慢,影响休息。总之,我能感同身受的理解他们的不安,于是我努力想帮助大家的方法,我坚信办法总比问题多。
由于大庆五四制的特殊性,严格的说,我们初一的孩子还是小学的六年级的学生。只是换了学习作业模式而已。所以孩子们一时适应不了,怎么就从乐教乐学中走出来了呢?小学只要稍微学点儿习,各科也没有低于九十分的情况;怎么一到初中,作业多了,孩子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多了,孩子更努力了,成绩反而越差了呢。孩子和家长们百思不得其解。针对以上问题我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在班级做好孩子的分析和解释工作,明确学习科目和内容变多了,比较小初的题型的不同,解题思路的差异以及鼓励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并表达了我对他们的期待和信任。在班级家长群里做家长的工作,让家长明白小学和初中的差异,小学老师教的是和面,考的是和面;初中老师教的是和面,考的是做包子做花卷。
除了大范围的答疑引导,我还关注不同层次同学的学习情况。在学校与不同层次的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其初中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帮其分析原因。在针对学生的在校情况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其在家里的作业和学习情况。如:胡同学,是班级里第一次周考的第三名的学生,我通过单独谈话及与其母亲的电话家访了解其作业一般在7点多完成,剩下的时间看看喜欢的书,有时间还看看电影。针对我班的尖子生在全年级不拔尖的状况以及胡妈妈反馈给我的信息,早早的写完作业,就不学习浪费时间,父母督促又不见成效的现象。我解释孩子多看书是对孩子学习生活甚至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益处的,但是家长要把好关,不适合孩子读的书坚决不能出现在家里。还告知其家长要注意规范孩子的阅读时间,以免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我跟胡妈妈还达成一个秘密协议,父母和老师配合好,再申请一个假装是老师的微信号,在家里可以根据胡的完成作业时间,再给胡晨瑞单独留一些有针对性的拔高作业。如,语文和英语每天可以多做一篇阅读,由于胡同学数学答题时爱马虎,每天可以多做一张口算题卡,练习计算的准确性。针对胡同学忽视政史地生的问题,每天拿出十分钟时间复习背诵政史地生知识点。经过大概一个月的调整,胡同学及其家长渐渐适应了初中的生活,我明显感觉到胡同学紧蹙的眉头打开,整个人也放松下来了。再与其家长沟通的时候,家长的语气也不再焦虑了。胡同学在第二次周考中成绩全班第二。针对胡晨瑞的进步,在班级里,胡同学就作业怎样写的又快又好的问题进行了写作业经验分享。我还邀请胡同学的妈妈在班级家长群里就如何督促孩子写作业,以及怎样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小升初的问题进行经验交流。讲述如何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既减少了我一个一个沟通的工作量,又能更有说服力。其他家长也更能感同身受,争取共同进步。再在群里发送一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文章,给家长切实可行的办法。
通过这次交流,孩子们和家长都知道了初中学习的特点,不再像小学学习那样单纯的知识积累,需要我们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分析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当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试用所有的学生。
针对班级一部分学生作业写到11点以后的情况,我把作业写到10点以后的学生拢到一起,成立了“打败作业小组”,孩子们是组员,我是组长。上午第一节课下课开早会,询问作业情况并提醒及时调整。针对时间没提前的同学,帮助其分析原因。1.是不是不会,不会是因为上课没认真听,还是回家没及时复习,还是没听懂也没及时问同学或者老师。2.是不是回家磨蹭,一会儿想吃点喝点一会儿想躺会儿一会儿又想玩会儿,心静不下来自然作业写得慢。每天统计班级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让这些作业写的慢的同学知道不是作业多,而是他们没找到完成作业的高效方法。课间提醒“打败作业小组”的成员利用零碎的课间时间巩固知识点或者写作业。完成作业时间缩短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并让进步的孩子在早会上分享进步的经验。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们的打败作业小组解散了,因为所有想学好并为之付出努力的学生都能在9点左右完成作业了。
我们在办法总比问题多的方针的指导下,班级再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们也开始想办法解决问题了。例如,上下午课间操跑操的时候,前排总有个别同学控制不好速度,前面跑跑停停,就会偶尔发生后面个别学生被绊倒的现象。我很担心会有学生因此受伤。这时我班的迟同学想了解决的办法。找几个稳当跑得慢的同学在第一排,果然速度慢下来了,队伍也变得整齐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再担心有孩子会因为速度的问题受伤了。
我们坚信办法总比问题多,这不仅能解决孩子们学习方面的问题,还能解决我们生活方面的问题。这将鞭策我们在学习生活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积极快乐的走下去。未来很长,教学相长,我们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