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凡是跟学校合作家长课堂,学校必定需要我们来讲一堂关于家校沟通/家校合作的讲座,老师们对我们大倒苦水——家长如何的不理解,动不动就上访上告,弄得老师和校长们苦不堪言。老师,真的是少有能对别人家孩子投入那么大心力的一群人,而孩子也都是家长亲生的,但为啥矛盾总是此起彼伏呢?家校合作困难的原因,真绝不是对教育理解的差异或是文化素质的高低这么简单。
医患矛盾也是一个不小的社会热题,但从某种角度讲,医患矛盾其实还不如家校的矛盾来的复杂……医生和病人解决病人的事情,关于治病的问题,虽然医生在操作,但病人也有权力不接受,“什么庸医,老子不治了!”。
家长和学校呢?两方同时在教育孩子(解决孩子的问题),孩子可不是谁身上的“病”,他是个独立的个体。除此以外,家长也没有像病人那么大的权力(大不了我不治了),家长是孩子未来幸福的最大责任人(除去孩子自己),但不能回避的是,孩子更多的教育行为还是发生在学校,由老师来进行(这件事的延伸思考先省略吧)。在这样的前提下,家校合作真的很难……但恰恰因为难,所以才更需要在意,稍有不慎,即使说不清是哪方的问题(通常合作出问题,很难归责任在任何一方),失败的结果也都是孩子来承担,任何一方也不可能单方面的去弥补……这肯定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到底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一、教育方向的殊途同归
虽然是国家要求,但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期待么?答案是肯定的。
没有期待和完美化要求常常是在一起的。试想一下,如果我期待自己的孩子学一些知识,那也许少一些博物馆的餐馆我倒感觉无所谓,多一些习题反而是我喜欢的。相对的,如果我没有明确期待,那在我眼中孩子参观博物馆的机会安少了——多影响孩子视野啊?!;作业留多了——影响孩子睡眠啊!……没有期待,一切都是问题。
明确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的期待,肯定是有意义的,但我们所追求的期待,跟学校育人目标是完全一致呢?
学校培养孩子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一个适合社会的人,希望有规则意识、希望韧性、希望合作……而他的基础,肯定是一个健康(身心健康)的人。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期待肯定不太一样,希望孩子快乐、希望孩子努力、希望孩子认真……这些都达到,也会是一个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最终归宿相同,但状态是——殊途同归。
“同归”还好,但是“殊途”一定会在过程中出现矛盾,矛盾来自于排序——资源有限、必须二选一时,学校和家庭因为排序的不同,也肯定会出现矛盾。举个栗子:学校要求每人必须背诵文章,但这对于您家的孩子来说太难了,孩子哭闹,老师批评一片水深火热的情况下,一个词会从家长的脑子里冒出来——“因材施教”。的确,老师应该因材施教,但因材施教还是要求你跟上集体的步伐,这两个对于成为适应社会的人都很重要。老师也许选择了后者,但家长肯定因为孩子的痛苦选择了前者……这是谁对谁错的问题么。选择而已,未必对错。
如何应对?
其实管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带团队时,不能针对问题去解决问题,而是针对目标去思考解决办法。当你发现员工总迟到,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迟到扣钱(这样员工不会提高效率,反而多了抱怨),有效的方法是询问他们为了提升业绩都可以做些什么,然后鼓励他们去行动。一样的道理,既然殊途同归,我们反而要从目标着手,都希望孩子更好,方法和途径有哪些?各自都能做些什么?这些想明白,分享清楚了,自然双方也会多了一些信任和宽容。
二、双方的获得信息的片面性
所有人都玩过那个“传话”的游戏,一句话从第一个人发出,到了最后面已经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所有人也都清楚传话不好,可家校沟通,常常就是在传话,而且传话的人,还是一个我们都信任,但思维和认识体系还未完善的孩童。
每人听到一句话的时候,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理解那句话,再通过自己的嘴描述出来,可能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也不知道做什么了,老师就留下我了”/“我就说了两句话,XXX也说了,可老师就罚我站起来了……”这是我常常见到的孩子的描述,我们可能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去理解这些话,但是孩子的经验是什么样呢?
#对于很小的孩子,他可能都意识不到自己哪没做好。有一次老师给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上课,一节课乱的不行,最后那个老师很生气的质问孩子们:“你们觉得今天你们表现好么?”谁想那群孩子齐刷刷的回答:“好~~~~~。”
#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认识到自己的错,但是他肯定也是无意的,在过错的描述中会多少回避自己的一些问题。试想,你起床晚了,又错过了公车,然后赶上了堵车,结果上班迟到了,你会如何解释,以及对自己解释?想必很多人会有倒霉的念头浮现出来……为什么倒霉?因为即使起晚了,如果不是堵车也不至于。这么想来,即使我们再努力检讨自己,也会不自觉的回避自己能控制的真正的错误源头。大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呢?
#即使原封不动的把事实传递清楚了,是否就没问题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还脱离了当时的情境。一个栗子:小学低年级是不安排考试的,他们会“乐考”或者“闯关”,一场考试结束,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但是有一个孩子没有通过,老师就问问他:“你觉得你没通过,因为什么呢?”孩子开始思考,然后给出了一些答案,老师的用心良苦,在即使没有成绩评价的过程中,也希望孩子们可以反思……孩子自己本身也没有什么(毕竟低年级的孩子并没有那么多比较的意识)。孩子回家跟家长描述了今天发生了什么:乐考了,我一个人没过,老师后来提问我让我思考为什么没过。内容准确,但是家长不干了:我们家孩子没过,你还提问他,这得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伤害!——脱离了那个愉快,孩子们纷纷发言的氛围,叫起一个孩子来说自己没过的事,似乎也的确不合适,但是吧……哎。
#之前的描述通常都是家长的角度,但其实生活中也少不了学生跟自己喜欢的老师抱怨家长的场景发生,因此,之前的各种状况同样适用于老师听到孩子说话时。除此之外,教师获得对家长的信息有时候甚至都不需要孩子去讲……看孩子的表现就会对家长有一个假设的印象。经常“大闹天宫”的孩子,家长再毕恭毕敬温文尔雅的跟老师谈话,老师可能也总会有:当着我这样,背着我可能不一样的假设出现,为什么?就因为跟预想的不太一样……这是人本能的“不理性”,就好像我们看到仪表堂堂的人就总觉的不像坏人,进到一个干净整洁的校园就总觉得这里教学质量也不错一样……这需要更多觉察才能避免……
如何应对?
试问你有可能在不频繁接触对方的前提下去真正了解对方么?人际关系出色的人都有这样一种习惯:当你对某人最初印象不佳时,反而会更多的去刻意接触对方,结果无非两种,一是发现其实自己没有发现的闪光点,二是发现的确不喜欢……即使是后者,这种不喜欢也是更加客观的,或者不是不喜欢,只是认识到“道不同”而已。有疑问,更要频繁接触,当然,前提不是带着问题去接触。
三、基于问题沟通的后果
有个一心理学关于人际态度的理论:如果一种关系涉及到三方,那如果三方之间的关系(用正负表示)相乘为负,那肯定是不稳定的。简单来说如果AB关系很好,A讨厌C而B喜欢C,这肯定就是矛盾且不稳定的,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改变,要么A喜欢C,要么B也讨厌C……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来想一想什么时候家长和老师会坐到一起?答案是——有问题的出现的时候。
问题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家长心中有疑问,或者说已经不是疑问而是要质问的时候;另一方面是老师要告状,请原谅我不用解决问题一词,因为就是孩子不出问题,通常我们也不会找到家长,一旦找到家长,怎么描述问题都会感觉是告状。
在出了问题才会沟通的前提下,要么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会呈现一个负号(家长有事找到老师)、要么老师表达出跟学生的关系是负号(老师跟家长描述孩子的问题)。家长、学校、学生三方中只有一个变为负号肯定不稳定,那么最后稳定下来的结果是负号变正号容易,还是正号变成负号容易呢?尤其是老师找来家长的情况,家长跟孩子肯定是积极的关系,如果所表达的内容中老师跟学生的关系还是保持负号,那唯一可能的改变就是家长跟老师也变成负号……“为啥每次希望家长配合解决孩子的问题都那么费劲?”这已经给出了答案。
如何应对?
问题讨论的背后总有一种“责任在谁”的思考,这就难免会出现矛盾。如果俩人很熟悉,关系很好,再来一起讨论一些可能出现矛盾的话题时,这种风险自然会降低很多。作为教师,避免只有问题才联系家长,尤其是“格外突出的那些孩子”;作为家长,没事就问问老师孩子的表现如何,除了拉近关系,有些事好沟通以外,还有一个副作用:老师为了回应家长的关注,是不是也会多关注一下您家的孩子呢?
合作难,其实也不难,但关键在于没有一个合作可以脱离人际关系而存在。
越是困难的合作,有时越不能只是停留在做事的层面,事情背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感的联结也同样重要。
家校难,在于我们都在做孩子的工作,但两方一年也不见得能交流几次;家校合作难,难在如果想要更好的合作,就势必要付出足够的时间去建立人际关系。但是“难”,并不等于“做不到”,关键还是在于“想要”、“到底多想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