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和友情,几乎构成我童年的全部,而爱情的部分一直是缺位的,家里人从来没有教导过爱情这件事,交好的朋友也鲜少恋爱,偶有几个朋友谈了恋爱,也不会主动关心或不敢询问细节,好像一直游离在亲密关系的边缘,从没有迈入。
到了青春期,再懵懂也会被身体的变化唤醒性别意识,于是看到活泼好动的男女生先一步开始恋爱、牵手、拥抱、轻吻,在纪律主任的训导下依旧离不开彼此,偶尔听到三好女生也开始恋爱,吃惊完立马觉得,看来这真是件美好的事。后来又听到分手、被渣、离开、出走的故事,对感情的认识就变厚了。有了恋爱的群体,自然就比对出那些没有对象的人,我就是其中一员,那时候很流行递纸条,曾经在某个晚自习结束后,我也收到了同班女生给转交的纸条,那滋味现在也还记得,紧握着逃进了寝室厕所隔间里,打开四四方方折好的白纸,涨红了脸,看完立马就撕个粉碎扔掉。具体的内容早已经忘记,但这段爱情启蒙期的经历,仍旧清楚记得,那时候虽然害怕,但心底里还是有兴奋、好奇,对我也能收到纸条了的一种荣耀。当然,在环境的限制和自我保护意识下,我从没有走进青春期的爱情。但如今当我想更多了解自己的时候,对于亲密关系的这部分审视也是不可或缺的。
现在对待亲密关系,常会陷入“结果导向”的漩涡,聊了两次天就想着这段关系是否能走下去,如果对方的态度不如一开始感受到的那么热情,就开始担心关系马上终结了。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我常习惯性以别人为先,在聊天的时候自己的话是不是让别人开心了,自己的仪态是不是得体了,自己还有哪些闪光点能吸引别人,别人有没有生气,我哪里是不是没做好......无穷尽的自我反省,既过度的消耗自己,也使自己不喜欢自己从而不喜欢世界,也就走不进一段感情里。即使反复提醒自己,以自己为核心看世界,可一旦靠近一段关系,立场就很不坚定了。对方不回消息、反应不是自己预想的,就会设想出很多可能性。可反过来说,我自己的感受有好好关注过吗?似乎有但不够,对方的品质真的了解清楚了吗?在讨好任何人之前,那个人是对的人吗?好好睁开眼看明白了吗?真正为“我”为考虑问题,我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关注自己的感受了,那么自我就不存在而成为别人的附属品了。
在传统规训下,结果导向好像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如果考试成绩落后,那就是你过去一段时间没努力了;如果工资不够高,就是你没能力没机遇了;如果没有早点结婚繁衍,你就是失败的了。可是,真的以结果为导向做一件事,真的能做好么,这样做我总是无法开心。那些在过程中我踩过的坑、遇见的人、收获的欢声笑语、积累的阅历和留下的伤疤,都好好的塑造了我这个人。我就像一棵树,我的现在不是被一个结果造就的,而是在成长的路上,在那些我也看不清前路的时候,被风雨雷电花草鱼木塑造的。
幼儿园合照里那个咧着嘴憨厚笑着的小孩儿,并不是因为拿到了什么奖励开心,而是那一刻就感到开心,笑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去和每一个当下相遇,在理性过度占据生活的时候,让直觉和感受做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