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死去活来
死去活来这句话,是我母亲遭受了第六次儿殇母痛的沉重打击后,作出了舍生跳塘自尽的惊心动作。于是便引出了母亲在旧社会如何坚强生存下来的一首五言小诗:
说起旧社会,农民最是苦。
比起母亲来,小巫见大巫。
要说母亲苦,一言难倾诉:
心中为儿女,性命都不顾;
父病痛切切,床边母凄凄;
孤儿寡母命,常遭恶人欺;
面对灾难至,泪洒衣襟湿。
昼夜摇纺车,冲出艰难路;
力拒另从夫,坚定守寡居;
守得云开日,迎来全家福。
这首小诗,虽然浅显粗薄,但说的是慈母心,慈母泪,慈母苦的真实写照。
那是民国二十七年十月的一天,冬季来得特别早,还没进入小阳春,就北风呼啸。眨眼间,密集的雪花,像白絮一样,轻飘飘地飞舞在空中,又颤悠悠地降落到田野、地上。院子里很快像铺了一层白茸茸的羊毛毡。远处的油茶林山峦,虽然已经变白了,但有厚厚的绿叶撑着,变得模模糊糊。大雪就这样铺天盖地倾泻而下。
第二天清早开门一看,哇!一夜之间,山上、田野、院落成了白茫茫空荡荡的天地,滴水成冰。鱼塘的冰块,封锁了整个水面;晶莹剔透的冰棱,长短大小不一地挂在每家每户的屋檐下,一派冰天雪地、数九寒天的银色世界。
小朋友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水田的冰面上“踢毽子”、“打铜垒”、“丢圈圈”等游戏,玩得非常开心。大人们都蜷缩在室内烤火取暖。
就在这样一个早晨,一位30多岁大着肚子的孕妇,突然从家里向门口塘里跑去,“咚!” 的一声,跳进了结冰塘里,滑了个面朝天,立即爬起,用脚乱蹬乱踹,急着冲破冰块,沉入水底……。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被刚刚打开南杂店门的柏老板发现了,一边跑一边喊:“救命啊!救命啊!”喊声惊动了天地,惊动了神灵,惊动了正在烤火的人们。当老柏把她从冰窟里托上岸时,奄奄一息的她,被七手八脚的人们抬扶到家里,火速换上衣裤,用棉被裹住全身放在木椅上,燃烧茶枯大火取暖。从而使她慢慢地苏醒过来,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这时,围在身边的众多邻居,才松了一口气。她慢慢地睁开双眼叹道;“ 你们为什么要救我?” “人只有一次生命, 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 一直守候在身旁的邻居,柏老板的妻子于桂香安慰道: “好了, 不要多想了, 为了自己,更为了肚子里的孩子!”。
后来她的丈夫刘起鸿回来了, 见此情景惊怪道:“ 你怎么能这样? 真是愚蠢至极! ” 说完话,即杀了只鸡, 用洋参炖汤, 喂之。
她为什么要自寻短见? 原来她之前已生有六个儿女, 每长到八岁左右都相继急病夭折了, 这是第六个儿子, 刚刚做完八岁生日, 长得虎头虎脑, 白白胖胖, 特别逗人喜爱。 可是一夜之间, 突发急病, 请来郎中, 除了“刮痧、”“打火罐、”“捏穴位”等急救办法外, 别无回天之力。 眨眼工夫,望着这好端端活生生的一个人,就这样殁了, 怎不叫人痛心、难受。
她捶胸顿足, 哭天抢地, 心破碎了, 泪流干了, 嗓子哭哑了,瘫软在地上, 顿觉天昏地暗 她对天长叹:“天呀!我怎么这样命苦,再活下去有什么意思?” 就这样, 几天水米未进的她, 经过几天几夜的辗转反侧, 最后选择了这惊心动魄的一跳。
活下来后, 虽然保住了性命, 但由于受了激烈的心理斗争和极度的寒冷刺激, 形成了紧张后的疲倦症, 身体一度虚弱难耐。这时, 肚子里的孩子就像猫样在抓, 尽管加强营养, 还是于事无补,难以承受,呕吐不断,白天晚上,床上床下,翻来覆去,无法安宁, 听天由命。
就这样,熬着熬着, 不到一月, 早产了。那个婴儿,就是现在的我。以嘶哑微弱的哭声, 毫不适时,而是过早地来到了这个世界。 接生娘汪桂华高兴地说:“ 祖宗有德, 是个男孩。” 她听了非常高兴, 但又十分担心。 于是说:“ 只有七个月, 能带成吗?” 接生娘答道: “七成八不成,九成放光明,放心吧,没事的,婴儿虽然瘦弱,先天不足,只要细心照料,会长大成人的。”“谢谢你了!”她一边答一边想,自己30多岁的人了,整个希望都寄托在这只有七个月孕期的孩子身上了。
十一月中旬的一天,孩子满月了。满月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看“月子” 。所谓月子,就是妇女分娩后的第一个月,叫“坐月”,也叫月子,坐月子要禁饮食。不能吃生、冷、硬、腥、酸辣等食物,也不能下冷水洗东西,更要男、女隔床,切忌性生活等。
如果女人犯了这些禁忌,将落下一辈子的疾病和痛苦,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悠久历史传承的经验。熬过一月,就算满月,一切禁忌全免,恢复正常。
满月那天,要办满月酒,邀请关心帮助母子平安的邻居、亲戚朋友,办了几桌酒席,以示庆祝。酒席中,父亲刘起鸿说:“没有大家的帮助,就没有我老婆和孩子的今天,特备薄酒,表示谢意,我先干为敬,请各位随意。”
接着,走到南杂店柏老板身边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请接受我的敬意,共干此杯,如果二位不嫌弃,就做我儿子的干爹干妈,作为你们的‘ 引窝蛋’ 如何?”。此时,已有一个女儿的柏老板夫妇,欢喜地把婴儿抱在怀里,送上红包,亲了又亲。从此,他们两家结缘颇深,这是后话。
不久,请来瞎子算命,掐算道:“此命为一虎二猪命,不错,衣食无忧,但少年多病,辣椒型,越老越红。乳名叫‘和尚’为好,因为和尚四大皆空,表示贱养。但是,还要多行善果,多结善缘,方保无虞。”瞎子的话就是圣旨。
从此,在襁褓中的小“和尚”, 伴随母亲似笋尖一样的三寸金莲小脚,艰难地徒步百里之遥的永州阳明山和南岳衡山求神拜佛,祈祷许愿,此为远求,还有近拜。
那就是附近的大小庵堂庙宇,一律平等对待,生怕踏入“小鬼难缠”的陷阱。凡在方圆三十里的地方,见庵堂许愿,见菩萨就拜,见方丈作揖,见和尚认亲,见瞎子算命,见巫婆占卜,并定期请和尚来家扫宅、化缘、消灾、祈福,防患未然。
光阴似箭,小和尚不觉到了五岁,该取书名的时候了。说起书名,那是我曾读过私塾的父亲,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琢磨,并与母亲商议,确定为“昼尚”二字的。所谓“昼” 即出生地昼锦铺的昼,意即桑梓必恭,表示对故乡的敬意;所谓“尚” 即小名和尚的尚。粗看,就这么简单,细想,既深远又高洁。
昼,乃白昼也,表示没有黑暗,光明磊落的清平世界;亦体现长大成人后,面对炎凉世道,努力做到不搞阴谋,不施诡计,不干尔虞我诈的人生坦荡胸怀。“尚” , 即崇尚之风格、高尚之情操,尚武之精神;亦曰“和尚”是也,意味着善心、善意、善为之境界。后来,我慢慢感悟到,起名字,非父母渺茫无由的,而是对儿子深挚期望之真谛。可想而知,用心何等良苦啊!真是天下父母心。
从此,我就这样走进了世俗,步入了社会。也因此,名副其实地成了这些文字中的主人公。
为人父母,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不再出差错,遵照和尚旨意,又花大钱增设一道保命防线。请银匠专门特制了一套完整的银脚圈、银手圈、银项圈和银锁。称之为“长命锁”, 亦叫“百岁锁”, 锁型为元宝型,刻有“长命富贵”四字。从此,我全身被银器套牢,生怕飞走。在我六、七岁时,这些东西套在身上,真是难受极了。特别是打架、做游戏、捉迷藏时,往往容易被人制约,出手抓住项圈,无法动弹,只有求饶认输。就这样一直到十二岁,读高小时才全部卸装,还我一身轻松。
说实话,这些无效举措,纯属无奈。因为不仅是我家人口凋零原因,更是社会落后的象征。我母亲一提此事,心里就不是滋味,喉咙就哽咽,她叹道:“我经历了光绪、宣统、民国和现代。在那时,妇女在最底层,十三、四岁就结婚生子,有的一生十多胎,能成活一、二个就算祖宗积德。有的缠绕一世,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最后无缘享受天伦之乐,寡守终老,何等悲哀。”
后来,九十多岁的母亲,面对当今世界,时常发些感慨:“现在好了,孩子稍有不适,就去医院检查,量血压,搞化验,查病根,打小针,打滴吊,住医院。什么急性肝炎、肺炎、肠炎、脑膜炎等。这个急性,那个急性,住进医院,一一化解”。她接着又说:“做父母的,不念家庭生活好坏,不求吃好穿好,这些都不重要,最要紧的,只图儿女健康平安,就是万幸,就是宽慰,就是松心,就是满足。”
再说,自从我认柏老板夫妇为干爹干妈后,两家结缘甚深。第二年干爹被抓了壮丁,从此杳无音信,干妈家成了孤女寡母。我的父亲也因民国三十三年“走日本”时,被鬼子折磨而亡,我家亦成了孤儿寡母。两名寡母带着一儿二女,相依在一起生活。我的母亲王桂香,干娘于桂香,一字之差,却成了异姓姐妹的手足之情,互相关心照顾十多年,一直到干娘女儿长大成人出嫁后,才随女而去,别离分居。但每年我都以至亲来往走动,一直到干娘离世。
干娘出身书香门庭,虽不是千金小姐,却也是小家碧玉,从小就学会了刺绣、缝纫、纺织等“女红” 在当地颇有名气。自从我成了她的干儿子后,身上穿的截然与众不同。合在胸前的“抱兜” ,不知有多少件,每件都绣有各种各样不同颜色的花草图案,人们见了无不啧啧称羡。
长大后,读书了,不知穿了多少双布鞋。春秋两季,气候宜人,脚穿单布鞋;夏季炎热,改穿布草鞋,鞋底薄而软,鞋面造形很讲究,有用纱线勾勒成小孔通气网面的,有用二指大的薄布搭成十字架的或二根排的,鞋后跟留有通气孔,通称为篮子凉布鞋;到了冬季,阴晴天,棉布鞋,雪雨天,油布铁钉鞋。
做这种油布铁钉鞋,没有一定功底的人是做不出来的。鞋底扎得很厚,鞋线纳得很密很紧,鞋板钉上铁钉后,用桐油不断涂浸,不断凉干,涂了又涂,干了再涂,涂涂干干,干干涂涂,夏天做鞋,冬天才穿。穿这种鞋,一不怕风霜雪雨的浸袭,二不怕泥水路滑的难行,三不怕天寒地冻的跌摔。在当时的旧社会,一到寒冬腊月雨雪多的季节,大部份成年人都脚踏“木履”(木板后跟高)步行。除了富有人家外,很少有人穿这种防水、防浸、防冷的油布钉鞋。
每次试穿干娘做的鞋,干娘就直夸我的脚生得好,就和“楦斗” 一样(鞋模型)合脚,好看。我也常常笑着说:“不是我脚生得好,而是干娘手艺高。”走在人群,大家都说,好马配好鞍,好脚穿好鞋。后来我在外闯荡,人们送我一个“刘公子” 绰号,这与穿着干娘的鞋,不无密切关系。
干娘辞世时,我出了远门,由在县城教书的妻子,徒步三十多里路途,代劳去送她登山,祝她一路走好,安息!现在,每年中元节,我尽管老迈,但永远也忘不了干娘的慈祥教诲,化一些纸钱,铭记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