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之罪》读了好久终于读完,剥离出作者作为局外人的评论,算是一个简单的、平凡的故事。穷大学生克鲁奇费尔斯基在涅格罗夫将军当家教,结识了其私生女柳博尼卡,并与之结婚。婚后的生活幸福、平静,甚至于让当时不看好他们婚姻的克鲁波夫医生也觉得他们是幸福的。四年后,别利托夫(一个无所事事、聪明有钱的地主)的到来打破这种平静。别利托夫和柳博尼卡之间心灵相通、有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互相欣赏并产生爱情。柳博尼卡以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但是她已经与克鲁奇费尔斯基结婚,并且不能伤害他,最终走向死亡的结局。克鲁奇费尔斯基爱着柳博尼卡,但是已经没有了信任,却又不能放手,失去了家庭幸福后酗酒度日。别利托夫虽然爱着柳博尼卡,但是并不想破坏他们二人幸福的婚姻,决定离开,重新开始漫无目的的漂泊。这三人的不幸,究竟是谁的罪呢?
其实,无法去说造成这不幸的罪魁祸首是谁,这三人实际上都是无辜的。可以说这种不幸的生成,是当时的社会风气、社会环境、甚至于包括家庭环境及教育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作者也把各个人物的生长环境、家庭背景、父母性格、教育方式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所以可以更全面的认识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所处理事情的方式,都可为其找到原因。
柳博尼卡,将军的私生女,长期过着压抑的生活。作为孤儿的存在,亲生母亲要叫她小姐,但实际上并没有小姐的待遇。父亲是一个地主,为人严厉,性情急躁,语言粗鲁,处事非常不顾情面,但也绝非是个恶人;经常觉得无聊至极,索然寡味,无所事事,什么也不懂,也从不动脑。这种地主形象应该是代表着当时社会大部分地主的形象。而将军夫人也从不动脑,浅薄自私。是女儿而又非女儿的环境下,柳博尼卡无法感受到温暖。对于她脆弱的心灵来说,有时是种羞辱,以至于她想逃离这种环境,现实却只能让她年复一年死撑活挨,过着无所事事的日子,想着自己的心事。但即便是在涅格罗夫的封建宗法式家庭教育下,柳博尼卡依然是个爱动脑子、内心像一团火的女性。实际上柳博尼卡自12岁起,便开始思考。随着年纪的增长,她所感受和弄明白的事情,往往是善良的人们一辈子也想象不到的,但这些却无人沟通。她所处的家庭给人一种空虚的感觉,使她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无法融入进这个家庭里。恰在这个时刻,克鲁采弗尔斯基来到了她的环境中。他们都举目无亲,都是天涯沦落人……使他们具备了相互钟情的能力和思想准备。但这个过程中,生性温和且易动感情的克鲁奇费尔斯基疯狂的爱上了柳博尼卡,而她却不是那么强烈的爱。他们的结合,对于柳博尼卡来说,以目前所见之人来说,克鲁奇费尔斯基是高尚的、特别的,所以面对痛哭流涕的克鲁奇费尔斯基,会爱他。
克鲁奇费尔斯基是一个不仅在行为上、思想上都像少女一般天真无邪的人,脱离实际的人。柳博尼卡则是一个深入思考的人,她是高于他之上的。以至于他们没有更深更高的思想和感情的共鸣。虽然她在没有比较鉴别的情况下,暂时也以为得到了真正的幸福。但是她和他之间实在太不相称了。所以,当她的眼界打开时,她对克鲁奇费尔斯基的感情也随之动摇。在此过程中,她并没有拒绝承担自己的责任,留在丈夫孩子身边,尽管最后悲剧还是发生了。这一切的发生,是否就是柳博尼卡的罪过呢?这当然不是她的罪过,她与克鲁奇费尔斯基的结合只是环境逼迫的结果。如果柳博尼卡是有罪的,那么其所处的那个时代所强加于她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也是合理的。显然这是不对的。因此,整个悲剧的发生并非柳博尼卡的罪过。当然也非克鲁奇费尔斯基的罪过,他不过是选择了一个能力强过自身的女性而已,导致思想和感情最终无法产生共鸣。
那么这是否就是别利托夫的罪过呢?别利托夫是一个有思想、善于思考的人,是一个在新旧思想夹缝中的人,厌恶旧思想,却又没有行动去改变。这实际上是由于他的教育造成的,教师日内瓦人虽然交给他多种能力,但却没交给他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环境的本领,也没有让他理解现实和面对现实。加上母亲的宠溺,地主阶级的优闲生活,是他没有劳动习惯或是行动习惯。因此,满脑子的想法,面对虚无的社会,却无力做出改变,使其对生活的产生不满甚至厌倦,他太需要一个可以与之匹敌的沟通者了。对于柳博尼卡的感情,是不由自主的产生的,他们的思想有相似的高度,有感情上的共鸣。由于柳博尼卡已经结婚,他们更多的只是表达了爱意或是精神上的欣赏,而别利托夫为了不破坏他们夫妻,选择离开。如此,别利托夫又何罪之有呢?
他们三人倒是让我想起了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三人,不同文化、环境背景下,造成了不同的结果。当然这三人与那三人的关系并非完全的一致。或者说以如此三人为对比,可更明显的看出造成柳博尼卡三人悲剧应该是那个封建农奴制度的俄国社会。人物的秉性和个人经历在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反过来正好能够说明人物的社会地位和作为,说明人物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态度。柳博尼卡、别利托夫和克鲁奇费尔斯基都带有时代、环境、阶级的象征,软弱性便是证明,也就是这种软弱性,使他们除了忍受命运之外,找不到摆脱痛苦的道路。
当时的俄国社会,衰败、腐朽、没落、无生机,人们总是无所作为,日复一日、单调乏味、空虚无聊的过着日子,与动物相差无几,最终精神上和生理上都逐渐退化。可以想象一下,街头麻木生活的人们、人形稀少的安静街道、守旧的城市。在空空荡荡的街道上,有气无力、疲惫不堪的光着双脚的女工、粗大肥胖的神甫、邋遢的公务员和文官、拿着分量不清扫帚的女厨子……地主百无聊赖的生活、农奴清贫辛苦的生活……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十九世纪前半叶腐朽没落破败的图景。也正是这个社会给正直善良的人们带来不幸。
当然,这本书不仅仅是讲述了封建农奴制度导致的不幸悲惨故事,还有一些值得称赞的教育理念,教育应该是像研究气候那样,让青年人的头脑适应周围的环境,对于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国家,尤其是每一个阶层,也许还有每一个家庭,都应该因材施教,运用各种不用的教育方法。
也有关于独处的见解,我们在和别人交往时总怀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用心,这就一下子破坏了人际间的美好关系,使这种关系变得俗不可耐,十分糟糕。人总是认为别人都是自己的敌人,必须与之拼杀争斗,巧施计谋,然后抓紧达成妥协的条件。这里有什么快乐可言呢?我们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要摆脱这种影响几乎不大可能;我们都有一种小市民的虚荣心,遇事总是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一番;一个人用不着和大自然竞争,也不用害怕它,这样我们单独相处时就会感到非常轻松,非常自由,完全陶醉于自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