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最近热播的《大秦赋》中,“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将军下线了,可笑的是这位老将军一生为国征战,抵御外敌,开疆扩土,建功无数,最后竟然不是死在敌人手中,而是被自己人暗算而死。
此时的赵国在秦军的围攻之下已有招架不住之势,纵观朝内,廉颇出走,庞煖不知所踪,其他武将不堪重用,能够抵抗住秦军权依仗李牧,为什么倡后和郭开还要暗算他呢?
大败匈奴
在《大秦赋》这部历史剧当中,李牧出场较晚,前半段出场较多的主要是另一位主将廉颇,廉颇出走之后,才是李牧的主场,可惜两大名将没有什么同框的画面。
早年间,李牧主要是驻守在赵国北部的边境抵御北方匈奴的侵扰。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
平时李牧会准备一千三百辆战车和一万三千匹战马,再安排五万名步兵和十万名射手,将大家组织起来一起进行作战的训练,同时,李牧还令大量的牧民在山野当中放养牲畜作为诱饵。
匈奴时不时地会派小股的人马来偷袭,每当这时,李牧就佯装失败,抛下几千散兵假装落荒而逃。匈奴信以为真,遂率领大批人马前来进攻。
殊不知李牧早就暗中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匈奴上钩。当大队匈奴来袭时,他就指挥军队,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人,最后大败匈奴,诛杀了敌方十多万人马。
在李牧镇守北部边境期间,他先后收服了襜褴、东胡和林胡,令其单于出逃塞外,此后十多年间,匈奴都不敢再来侵犯赵国边境。
李牧大破匈奴的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到了汉朝时期,汉文帝刘恒面对着不断前来进犯的匈奴仰天长叹道:“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
连败秦军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逝世,赵悼襄王继位。这位悼襄王即位不久,就采纳奸臣郭开的谗言,让乐乘去接替廉颇的大将军之职位,廉颇一怒之下,领军攻击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也带者自己的部下投奔了魏国。
当时的魏国,田单、赵奢和蔺相如等良将贤相早已去世,李牧遂成为了朝中重臣。
公元前234年,秦大将桓齮攻取了赵国的平阳和武城,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杀赵军十万。次年,桓齮又乘胜进击,率军东出上党,越过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和宜安,一举攻向了赵都邯郸,情况十分危机。
当时赵国的君主是赵悼襄王之子,赵幽缪王,也称赵王迁,他将李牧从雁门关紧急调回,并任命其为大将军,指挥全部赵军反击秦军。
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他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甚高,如仓促迎战,势难取胜。遂采取筑垒固守,避免决战,俟敌疲惫,伺机反攻的方针,拒不出战。
桓齮认为,过去廉颇以坚垒拒王龁,今李牧亦用此计,秦军远程粮草耗费巨大,不以打持久战,于是他便率秦军主力进攻肥下,企图诱使赵军支援,等待赵军脱离营垒后,再一举将其歼灭。
李牧早已洞悉敌情,遂不为所动。当赵将赵葱建议救援肥下时,他说“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乃兵家所忌”。秦军主力去肥后,营中留守兵力薄弱,且多日来赵军采取守势,拒不出战,秦军习以为常,便疏于戒备。
李牧遂乘机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了全部留守的秦军及辎重。李牧判断桓齮必将回救,遂部署一路兵力由正面阻击敌人,将主力配置于两翼。当正面赵军与撤回秦军接触时,立即指挥两翼赵军实施钳攻。经过了激烈的战斗,大破秦军。这一场战役是古代战争史上围歼战的范例,史称“肥之战”,李牧因为这场胜仗被封为武安君。可惜这仿佛是一个被诅咒的尊号,秦将白起、燕将苏秦和楚将项燕都获封此号,个个未有善终。
赵国作为秦国东出之路的劲敌,多年以来被秦军数度围困,最终都在李牧的带领下将其屡次击退,使得秦国始终无法吞并赵国。
在《大秦赋》剧中,赵悼襄王临死之前曾交代倡后:“只要有李牧在,赵国就亡不了。”可见李牧已经是赵国最大的依仗了,可惜即便如此,赵国的继任君主也并没有爱惜李牧。
诬陷冤杀
公元前229年,秦军大军围攻赵国,秦王政命王翦、杨端和、羌瘣率军大举进攻赵国, 赵幽缪王赵迁命李牧为主将,司马尚为副将率军迎敌。
由于李牧的战略只会,秦赵双方战况胶着。王翦也是一代名将,他知道李牧不除,秦军在战场上不能速胜,便利用了奸相郭开对于李牧的忌惮,使了一个反间计。
王翦派遣使者进入赵国,持重金贿赂了郭开,让他先在赵国的都城邯郸散布流言,说李牧勾结秦军,再向赵迁进谗言,陷害李牧和司马尚有降秦之心,准备合伙灭了赵国。
这期间,赵王迁的生母倡后因为与李牧有旧怨,也推波助澜诬陷李牧意图谋反。因为倡后是妓女出身,在嫁给赵悼襄王之前还有过一段婚姻,当过寡妇,所以李牧曾经劝阻过赵悼襄王娶倡后,因此倡后对于李牧一直怀恨在心。
赵迁是一个草包,听到自己的母后和信任的丞相这样说,未经查证就命赵葱和颜聚代替了李牧和司马尚的位置,并将李牧就地诛杀,将司马尚免去了职务。
李牧一除,赵国再无依仗,王翦大败赵军,于公元前228年,攻入邯郸,灭亡了赵国。
李牧为什么被害
很多人都不明白,赵国当时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所依仗的只有李牧,郭开和倡后为什么要自掘坟墓呢?
笔者认为,首先,两人都没有识人之明且过分自信。
赵悼襄王在朝政大事上还算清醒,对赵国的局势判断也算准确,所以他很清楚李牧的重要性。
但是倡后和郭开德不配位,目光短浅,一心只有自己的小恩怨、小利益,而且过分自信,不把李牧当一回事,以为没了他还有别人可以去抵抗秦军。
就郭开而言,他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李牧得到重用会威胁到他的权位,而他除掉李牧,赵国安然无恙的话他可以保住权位,赵国即使破了,他也有大笔的钱财傍身。
就倡后而言,一个深宫女子不懂朝政,而且心眼太小,在国家大义面前,她更在乎的是为自己出一口恶气。
结语
李牧是战国时期当之无愧的名将,可惜生不逢时,赵国气数已尽,君主一代不如一代,忠臣良将也无人重用。虽然赵悼襄王这个王做的也是差强人意,但是哪怕他再长寿一点,李牧一定不会是如此下场,赵国也不会那么快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