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欢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我一直认为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好到可以“不要脸”,依然能感受到漫画中人物的表情和内心。读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渐》,方知丰子恺先生的散文虽写的是生活的细碎,亦如观其漫画一般,能感受到i超于生活的境界和妙处。
《渐》是丰子恺先生《缘缘堂随笔》的开卷首篇,彰显了他全部文字的品貌和格调:入渐知微,见微知著。反复阅读,这一个字里看尽了人生,如英国诗人布莱克所说:“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渐”是什么?
百度词条从五个方面解释了“渐”字:本义是水名,即今之渐江;二是渐进,逐步发展;三是征兆、迹象、苗头。四是(疾病)严重、加剧;五是疏导。丰子恺先生说:“渐”的本质是时间。斗转星移,四季轮转,我们每天都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却又在时间面前无能为力。
“渐”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使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
丰子恺先生用“渐”写出了对人生独特而细腻的感受。做为女人,更被他那句“歌剧中,舞台上的如花的少女,就是将来火炉边的老婆子”击碎幻想。更想起一日和朋友应约出去吃饭,随行的男士一口一个“美女”叫着,待席间接一电话,躲到包间外面接,刚好我去洗手间听到他对电话里的人说:“这不和几个老娘们吃饭了嘛……”那一刻清晰地认清了男人和自己的真面目!
丰子恺先生还在文中用了一个比喻的故事:某农夫每天朝晨抱了犊而跳过一沟,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过沟回家。每日如此,未尝间断。过了一年,犊已渐大,渐重,差不多变成大牛,但农夫全不觉得,仍是抱了它跳沟。有一天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再就不能抱了这牛而跳沟了。“渐”就是这样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蒙蔽了我们的双眼。
冬正一分一秒地过去,春正一分一秒地到来!我发现小区的玉兰已冒出毛茸茸的小花苞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愿自己能从丰子恺先生的《渐》中悟得一二,在生活的细碎中体会出人生的社会的意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