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开个一个川菜馆,本着好研究,虚心和同行请教,把个小馆子经营的风声水起,有声有色。
近日几个朋友相约到他的馆子吃饭,偶然聊起来饭店的经营之道,其中一个朋友酒有点高了,红着一张脸就谈起来了生意经,对饭店是指指点点,说的是体无完肤,多亏主人虚心为上。就问了一个问题,“你开过饭店吗?”。朋友听后,脸色更红了,说:“想开,但是一直种种原因没开成”。
这可能是的笑话了,但是引申出来一个问题,就是提意见还是说服别人,需要的最基础的两个条件,一、我真懂;二、他想听。
但是如何分辨出,我真懂和他想听呢?俗话说,知己易,知人难,实际上我不敢苟同,应该是知己难,知人很难。所以古人有知人知面不知心之言。但是说这么难,怎么分辨呢?最简单的就是,第一,我真懂,就一招实践出真知,就像上面饭店的例子,如果你能开个饭店,并且保证盈利,哪怕是一年以内呢,你都有说别人的权利。伟人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也是这个意思。第二,他想听,就是想劝说谁,就得必须他自己真心实意想听,这个分辨起来也简单,对方如果真的能听进去,他会和你眼神有交流,最好的是有讨论,比如三国诸葛亮神机妙算,但是刘备不听,兴全国军力为关羽报仇,最后大败而归,身死不算,导致后来的三国归一统。
总之,我真懂是基础,他想听是前提,这样就是一个真正的良性过程。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