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作者】
张祜:唐代诗人,人称“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
【译文】
今天夜晚,住在了金陵渡口的小山楼,然而却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心中充满了旅途中的忧愁。
潮水己经退去的夜江,沉浸在斜月下的光照里,远处的那几点星火闪烁的地方,便是瓜洲了。
【创作背景】
这是诗人在江南漫游的时候,夜晚在镇江渡口住宿时所作。
【赏析】
本诗中的第一句、二句“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点明了诗人夜宿的地点,以及心情。首句便点明了主题,“金陵津渡”是指诗人夜宿的地点,“小山楼”是诗人当时居住的地方。第二句则是诗人抒发的感慨,诗人夜宿在这里,旅途中随着船儿的前进,没有固定的行程,心中不由得产生思乡之情。“自可愁”三个字就是表达了诗人此刻的心情。
这第一、二句的抒情,将诗人心中的情感深深地表现出来,表达了诗人“夜宿小楼”之“愁”字。
第三句、四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诗人通过描写长江的夜景,衬托出了自己的孤独寂寞。此时西沉的斜月,已经退去的潮水,江面上一片漆黑,只能隐约看到对岸的两三点渔火。在这样幽静凄冷的夜晚,听着耳边潮起潮落的声音,孤独地居住在小山楼上的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愁绪油然而生。
这里的第三、四句写景,诗人一气呵成,将潮落、江夜、月斜、星火、瓜州等情景全部囊括诗中,形成了全诗的中心,同时,又透过这些画面,将诗人内心产生的思乡之情,以及夜晚难以成眠的愁苦,深深地表现了出来。这第三、四句诗,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诗佳句,至今魅力无穷。
全诗的视觉效果,极为突出,简单清晰,明快动人。诗人从夜宿小楼开始,用简单、随意的笔墨,描绘了“夜江”“潮落”“斜月”等景色。全诗以景深入,将诗人的情怀与景色交融在一起,令人遐想。
整首诗立意深远,内涵饱满而丰富,构思方面更是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诗中融情入景的写法层次分明,在本诗中,诗人釆用一、二句抒情,三、四写景,以情融入景中,表现了画面的绝美效果,然后再以景色结情,表达了深刻的意蕴之美,令人回味无穷。
同时,整首诗笔调平淡,却是淡中见奇,诗中“两三星火”的描写,就是就典型的体现。这里的“星火”,因为诗人是在夜晚居高望远,视线无法分辨,见得到的是“渔火”,还是人家的灯火,他就用了最简单的“两三星火”来描绘,生动而直实,让读者不由地增加了想象的空间,产生了一种空灵的美感。
本诗意境上轻灵优美,飘逸空灵,回韵悠悠,而结构上却简洁明快,清晰明了,让人一目了然,却是深刻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