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靖/文
昨天我分享了发生在我童年的一件怪事,今天我要分享一件童年的趣事,不能算趣事,但对于我来说,值得回忆。
其实,童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值得回忆。小学的时候,很羡慕那些读初中的哥哥姐姐,于是时常幻想,要是我现在读初中就好了,那样的话,我多威风,被一群小弟弟妹妹叫姐姐。
其实吧,读初中的哥哥姐姐又羡慕着我们,羡慕当时上小学的我们,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人总是这样,互相羡慕着,都不知足。人生每个阶段都是值得珍惜,值得品味的。可是大部分的我们,却不一定能把握住,看着碗里想着别人的饭菜。
正如一句话说得好:你站在桥下看风景,桥上的人却看着你。
童年的我,深受家人喜欢,我很乖巧懂事。所以,回忆童年就像咀嚼一颗糖果,很甜,甜到还想要第二颗。
小时候,奶奶让我练习写毛笔字。我们的家族,特别是我外祖父这一代,都是书香门第出身,我的外祖父是一位大文人,特别有才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我的外祖母,是一位贤惠温柔漂亮的女人,特别会照顾人。正因为我外祖母的温柔,我的外祖父特别疼爱她。而且我外祖父一生也只爱我的外祖母一人,这样忠贞的爱情,一直影响着我们家族后人。
正因为家庭的熏陶,我从小就被要求练习毛笔字。奶奶说,女孩子练习写毛笔字,更能体现出内涵文雅之气质,而且练习毛笔字,可以让我有良好的坐姿习惯。
尽管奶奶说了很多练字能带来的优点,可是,作为小孩子,谁不想玩呢,我也不例外,我真的特别贪玩,只要没人约束我,我可以玩到忘记自己是谁,夸张了点。
从读幼儿园大班开始,每天下午我就被禁锢在房间里,两个小时雷打不动,练习毛笔字。奶奶将笔墨纸砚准备好,还有宣纸,然后命令我,抬头挺胸,坐姿端正,不准东晃西摇。
我坚持了昂首挺胸的姿势一分钟,我立刻就泄气了。这时奶奶犀利的眼神,望着我,我用余光偷秒我奶奶,看到她严肃的表情,我瞬间又重新坐端正,不敢乱动了。
我不明白,为什么练习毛笔字,一定要坐姿端正,而且还要离书桌一个拳头,我当时恨不得放学后不回家,想逃避练习毛笔字。
大概训练了我几天的坐姿,我也习惯写作业抬头挺胸,坐姿十分端正。此刻,奶奶放大招了,开始教我练字。
奶奶用她厚实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教我拿毛笔,拿毛笔时,十指和中指负责紧握,大拇指负责出力。写字时,不能像平时写作业那样,龙飞凤舞,一定要慢,一笔一划要写的有个性。
我当时练习毛笔字,主要是练习我外祖父写字的风格,我外祖父练习过颜真卿,柳宗元的字体,而且在当时,每逢过节,周围的邻居都会出钱请我外祖父写对联。
我时常再想,为什么非要把我不喜欢的事情强加到我的头上,我讨厌被束缚的感觉。
只要我练字写得不够格,写得没有笔峰,我都会被要求重写,写不完不准吃饭。
我好不开心,每次听到邻居的小伙伴在楼下嬉笑的声音,我的心里痒痒的,恨不得立刻扔掉毛笔,跑出去和他们一起玩耍。
我练字练着练着就想睡觉,就想神游。因为我觉得练习毛笔字没多大用处,奶奶说什么能提高气质都是骗人的,我就没觉得我变得文雅了。
说白了,我想玩。
其实,我们都不喜欢被约束,谁都喜欢自由,可是太自由反而并不能让我们心智好好发展。
我练字大概练习了一年。那一年里,我不知道自己被惩罚了多少次重写,也不知道自己被骂了多少次,更不知道我用完了多少瓶墨汁。我只知道,我后来性格的稳重,思想的成熟,做事的谨慎都与练习毛笔字有关。
因为练字,需要耐心,烦躁是练不好字的,同时也需要细心,要将每一个字的一笔一划写的工整,写出个性,不仅要慢更要细。
我现在挺感谢奶奶当年逼我练字,或许在当时,我恨透奶奶了,但是,懂事后的我,就不再无理取闹了。
一个人要想成长,就一定要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因为轻松的事情,谁都会做,不费力也不费脑,可是很多轻松的事情除了消磨我们的进取心,浪费我们的时间,便无其他太多好处。
如果我小时候不被强制性练习毛笔字,而是放纵我大大咧咧地去玩,那么我现在一定是一个性格不稳重的人。
曾经一点一滴的积累,在当时看来并没有任何用处,毕竟没有任何事是一蹴而成的,也没有任何东西是唾手可得的,唾手可得的东西都不重要,重要的东西都需要用时间去打磨,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去争取。
就像现在所流行的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要么,就是现在。
十几年前,我练字看似没有效果,当然并不单指我现在写字的风格,而是练字带给我精神和思维的变化,但是十几年后的今天,我的做事风格以及思维能力,的确被改变了。
无用之用,才是大用。若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我一定会继续坚持练习毛笔字,继续坚持练习弹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