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时候,有没有这样一个情景,要写了,发现才思枯竭,再怎么努力,好像也没有可以继续下去的话题,怎么办呢?
对于我这个输入少,日更又是踩着点的人来说,又需要急智,又需要素材的,经常性才思枯竭。于是,遇到想不出什么来的时候,我就尝试着问自己问题,自己给自己提个醒。
然后,把问题写出来,试着回答,看能不能把问题的答案在我所知的范围内穷尽;接下来,看写出来的答案里,每个点能不能扩展开来,尽量把道理说明白了;再下来就是看能不能有一点自己的经历作为素材。
最后,整理一下,编排出正确的顺序,写一点过渡性质的段落,总结写好,有几句想得出来的金句就更好了。
完成!
经常这么干,会发现虽然自己的脑海中储存的不算多,真要从前到后这种正常顺序来,一点一点挤牙膏的话,是写不出来东西的。
在给自己提个醒的过程中,什么最为容易展开和记住,甚至是刚刚才经历过的事,还萦绕在大脑中。经过这么一提醒,因为是现阶段最关心的,自然会产生联系,从而很容易就开了个头,写上了那么几段。
这个过程就像是高中学习政治,经过几轮考试以后发现,整天背来背去的那些,在考试里面一旦产生联系,就能很容易地扩展开,对于答什么简答、论述总可以写上那么几个字,如果发挥得好,写上很长一段也不是不可能。
那时候的我总结了,通俗地讲就是“一个题的答案可以用在很多题上。”
前面写出来的那几段,定下了大体的主题和方向,往下就是从这么几段的文字里产生了一些奇妙的联想,再根据一些逻辑结构,铺陈开;
铺陈的顺序又可以根据权重大小,分为段落总起句,解释描述文字,阐述事件等等;
铺陈结束以后,文章大体算是完成了,中间看看有没有接不上的,转承不了的,根据逻辑关系安排上必要的文字;
在文章的结尾,总结一下整体主旨,结论;升华一下文章意思,有那么几个金句的话就完美了。
在我看来,写文章能够事前准备好框架,素材,主题;写文章的时候能够按照安排好的逐步搭起架子,里面根据文章的逻辑推进慢慢填进内容;丰富文章的内容,点缀一些能和读者产生共鸣的素材,这么经典的计划也好,流程也好当然最好。
对于严重拖延症,还妄想日更不间断的我来说,实现从计划到实施,按部就班,从容不迫地完成一篇有思想、有深度、逻辑清晰、事实接地气、有理有据、有分析有结论、还有实操方案的文章,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那么如何做,就成了既要完成日更任务,又要能够写得出还算看得成的文章的当务之急。
上面所说,自己给自己提个醒,问问题,从最熟悉的,在脑海里还热合着的,可以轻易产生联想的经历里挑上那么一个来写,无疑就是上上之选(当然,往往没得选,两点一线的生活造就了经历单一的我。)。
事实证明,这么做是可以解决截止时间要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也压根没有准备的应急方案。
应急方案之所以是应急方案,意思就是不能长期使用,甚至当做是常规方案使用。要把文章的水平拔高档次,做好准备,打好基础,有充分的时间来写才是稳妥的。
有时候,感觉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讲些什么,或者是讲着讲着发现无法往下走了,进入了死胡同,不得不重新开始,时间不多也没有办法。原来就起源于这里,始终底子不厚,仅凭一些小聪明是成不了事的。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