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受邀去学校做演讲分享。
提问环节中,一位学妹举手,她的眼神,似乎告诉我,她很是渴望解决内心的纠结,于是我点头微笑请她发言。她紧张地问道:“我想参加比赛,可是总害怕表现太差,怎么办?”对方话音刚落,从前写文章的记忆突然向我汹涌而来。
依稀记得,初中语文作业特别多。每周花费在这个科目的时间都超过了其他科目时间的总和。其中,每周写一篇话题作文,是我觉得最难啃的作业。
为了写出一篇自己相当满意的作文,我常常苦思冥想,到最后一天晚上12点还不动笔。长期以往,睡眠严重不足。
父亲实在看不下去,屡屡催促我早睡。后来发现了我是在脑中磨稿子,总觉得自己能写出一篇更惊天地泣鬼神的文章。就说了一句——“你呀,就是太完美主义了。先写,再慢慢修改。”
为了能早点睡,我果断采纳了父亲的建议。后来发现,其实写的文章也不比那些熬夜憋出来的文章差。还留了很多时间修改,质量比原先的更上层楼。
其实二者,属于同源问题——皆是以可能存在的负面结果来阻挡自己前进的步伐,扼杀自己进步的机会。而一旦有这样的心理负担,我们就更不容易做好一件事,更别提脱颖而出了。
下一次,更加不自信,再次站在起跑线上自我施压,迟迟不敢迈开第一步。而区别在于,我幸运地受到来自父亲的启发,较早地跳出了这个怪圈。
这是病,得治!早治疗,早受益!
我们重新来审视一下这个问题,试着找出症结,给出解答的处方。
一、我们需要解开“完美主义”的枷锁
成功者自带光环,我们在追捧成功者时,也希望自己能一路绿灯,完美摘得头魁。但是我们在奔跑的路上,似乎忘记了,成王败寇是少数人。
更多的普通人,仅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微弱,且不发光。而所谓的成功人士,就没有失败过吗?当然有。但是我们对老生常谈的内容,习惯性忽略。
早起21天打卡,第一天斗志昂扬,顺利打卡。第二天不小心起晚了,失败了,想要改变的决心如同泄气的气球一般,顿时不见踪影。早起也就成了三分钟热度的笑话。
但是,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时间管理大师纪元,坚持4点起床已有9年,但是他并不是每天都4点起床,而是一周有4天能做到4点起床就算初步达标。他的策略是,“给自己3条命”的机会,允许自己4点起床失败。
得益于父亲的点拨,长大以后,每每遇到因为失误或者不可控因素,导致某项长期任务,失误一天。倒也不会去过分放大,反而会去分析原因,继续努力。
毕竟,“全勤”是一种形式,好看罢了,最重要的,是自我成长与收获。先完成,再完美。完成不了,也不需要急着自我否定。
一辈子那么长,还不允许自己几次没有顺利打卡,没有最佳吗?七八十岁的我们,会介意努力奔跑的自己曾经摔倒过吗?
二、认知决定目标靶点的合理性
我们一生,会有很多尝试。这些尝试的目标是什么?考高分,拿名次,领奖牌吗?如果是这样,自然会对没有足够把握的结果感到紧张焦虑。
倘若我们换一种角度呢——在不断的尝试中,体验人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你还会害怕自己做得不好吗?
认知决定定位,定位决定行为。古典老师曾在《跃迁》中写道,“可怕的不是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可怕的是优秀的人方法论比你优秀得太多”。
孙膑赛马,将马分为上中下三等。策略性地让我方下等马迎战对方上等马,故意输掉一局,却赢回了整场比赛。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放在政治上,这是一种谋略上的大智慧。当然,作为普通人,我们其实不需要作出这么大的牺牲。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孙膑的思维脑洞。
以全局意识去对待自己的人生,不过分计较一时的得失,控制整体前进的方向即可。最怕的就是急功近利,自乱阵脚。
三、年轻,就是好在试错成本低
前进的方向对了,人生就不会太差。但是有没有加速前进的法子呢?当然有啦。
乘着年轻,多尝试,珍惜每一次犯错的机会。因为年轻,就是好在试错成本低。一无所有的年纪,试错成本是最低的。
特别对于在校学生,不小心做非原则性的错事,顶多挨老师批评。但是一到了职场,一次嘉宾接待失误,带来的很可能是长年的事业发展不得志,奶粉钱可能都不够用了。
我们一直在做事,一直在做错事。犯错是人之常情,毋需因为害怕犯错而止步不前。
若能从错误中汲取养分,施肥在梦想的花园里,自然会开出花。学会复盘,把每一次的错误都总结积累成经验。
来日引以为傲的里程碑,是昨日跌倒嘴角啃过的泥。
下一次,“可是我害怕自己做不好”,不妨换成“不过我还是想试试”。拒绝将失败的阴影投射在内心,自我设限。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体验和丰富的旅程,别被“完美主义”重病缠身。
解开“完美主义”的枷锁!用认知锁定方向!用复盘加速前进!
来,已为你备好3味药,拿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