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特别喜欢我给她讲故事,每次回家,晚上睡觉前总是要依偎在身边,一个故事,两个故事,三个故事,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到史记,历史人物以及日常琐事。总会逗得她开心。心里也是暖暖的, 这么多年的书不是白看的。而在乐的同时偶尔也会有点小插曲 。
与孩子讲故事,聊天多了之后。有一次,女儿会说,“爸爸, 你讲故事的时候,不要老问‘知道不’, 我不想回答,只想安静地听你讲故事。” 那一刻,感觉有点上头,就是被小孩子发现了秘密的人,指出缺点的人。不过也是在一闪念间这种难受就消失了,开始虚心接受和反思。开始试着刻意地去纠正,却发现自己原来自己还真有这个口头禅。每每停顿的时候,总是想说那句话。
回想从小到大,给别人讲事情和故事的时间也很多,却没有人提醒我有这种习惯。以前经常给同学讲,后来给同事讲,给家人讲,很少听见这种直截了当的提醒。而一直站在自己的影子里,也看不到自己的真实面貌。身边的人,能够相处都不容易,又有谁会破坏这个“和谐”,来对人指指点点。而孩子,永远是那个发现皇帝的新装的那个人。
也许还有心态的原因,因为孩子,是小辈,我们总是用一种去呵护,或者以他们都不懂的心态去啰嗦她。以不平等的身份来交谈也可能会出现这种。就像老师在我们眼里总是啰嗦的,母亲和长辈在我们眼里总是过时的。而在他们眼里,我们也是要被教育和被呵护的。不过,现在提倡自由平等,独立。应该改变心态,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有个性的与我们能够平等对话的个体,才是对她最好的尊重。
这是一个小小的口头禅,而我们身上到底有多少个缺点我们自己是看不见的。而身边如果没有愿意指点的人,是否就会一直成为自以为是的人。古人说的吾三省吾身,其实还是有必要的。而愿意指出我们身上缺点的人是更应该珍惜的。虽然实话比谎言难听。但是如果是有强大的自信的人是愿意改正的,只有自卑的人才怕别人说出自己的缺点。
当发现这个坏习惯的时候,试着去纠正,还真的是费了点努力。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说出来。不过有了特别注意,等再说出来之后就会发现,自己又犯错了,下次就更注意改正了。其实任何坏习惯都可以改掉的,只是看愿不愿意发现和愿不愿意去改正。我想起樊登老师说过,他刚去中央台的时候,崔永元老师就给他说,时刻记得说人话。他当时也是不理解,后来慢慢地就理解。特别是作为主持人,如果平时不注意口,而带话把子或者带脏字,在那么大的舞台上。如果蹦个脏字,会有多难看。而我们身边也会有那种看着很美丽的姑娘或者帅气的小伙子却脏话连篇,对个人的形象会有多大的打击。
想要提升自己,就要不怕童言无忌,就要不怕丢面子,就要自信地迎接和接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