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社会,青少年心理问题呈现爆发式增长,引起了广泛关注。第七届扶鹰幸福家庭年会有幸邀请到了著名心理学家、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彭凯平教授,深入探讨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在会场,扶鹰教育创始人王金海对话彭凯平教授,一起探讨了青少年心理危机以及应对策略。
(以下根据对话内容精简整理)
王金海: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关注,您认为这一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彭凯平: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社会因素在起作用。
第一,时代的变迁。我们中国人以前主要是追求衣食温饱,而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脱贫和小康,生活的质量、心理的感受、人际的关系以及社会的公平就成为我们更为关注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总是不尽如人意,因此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我称之为“3000美金的社会心理阈限”,即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金时,往往会出现社会心理动荡。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国家都经历过。
第二,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革命使得我们传统的社会关系分崩离析,以前我们有大家庭、部落、邻里等,现在却都生活在“水泥盒子”里,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支持减少了。同时,科技带来的诱惑和冲击,如手机短视频等,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三,疫情的影响。疫情使得我们的经济下滑,也让我们过度关注政府的权力管控等问题,这些都对人的心态产生了不利影响。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容易受到这些社会因素的影响。
王金海:那么,面对这些社会问题,我们作为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如何帮助青少年应对心理问题呢?
彭凯平:心理学一直强调境由心造,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对我们个人的影响都经过我们自己的心理加工。一个社会环境到底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有我们自己的主动的意识,去加以塑造,加以定义,加以改变。所以说社会环境既然已经这样,那我们就得活出积极的样子。这就是我经常讲的,为什么要提倡幸福力,为什么要提倡积极心态,为什么提倡王阳明先生的良知学说,就是因为外在环境如此的艰难,我们自己就得对得起自己,自己照顾自己、关爱自己、成全自己,这些对我们个人来讲也许意义更大一些
彭教授还提到,我们需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提供他们及时的、短暂的、成长性的成就感。这并不是要他们一下子实现远大的目标,而是一步一步地成长,每达到一个小目标就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如果没有外在的支持,孩子很难长期坚持下去。“真正的动力一定是来自于我们内心对幸福、快乐、成功的追求,持之以恒的动力来自奖励回路。”
彭凯平教授还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角色是无可替代的。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心理老师。父母应该提供爱、关怀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内在动力。同时,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不断学习和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
彭凯平教授特别肯定了扶鹰教育在陪伴、帮助父母上的做的工作和实效。彭教授认为:“做得非常好,而且非常有意义,弥补了我们传统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我个人觉得也是我们人类终身学习的一个特别重要的体现。(父母教育)在内容上,在地点上,在情感上,我觉得都有很多的一些创新的有益的地方,是很有价值的事情,我希望中国的父母亲应该多去上这样的一种教育培训。”
彭教授也肯定了参加学习的父母们:“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视教育一种体现,也是我们中国父母亲为人父母的责任心的一种体现,所以很有价值,很有意义。”
此次对话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彭凯平教授对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的“成长性成就感”和“积极心态”等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我们相信,在彭教授的指导下,我们能够更好地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家长和教育者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