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儿河,中间的“儿”要读出来,这并不是“将军夜战逃河北”的逃河,小时候我曾经误以为此诗描写的就是这条河,着实为此小小骄傲了一阵子,可是后来发现这两条河不仅是字面上差了一个字,地理距离上更是隔着千里之遥,洮儿河是我家乡的一条河,坐落在广袤的松嫩平原,嫩江的支流。有记载:“滔尔河,蒙古语。滔尔,网也。”可见,洮儿河因“河面宽阔,支流多如织网”,因而得名。
这是一条季节性的河流,雨季汛期集中在7至9月份,冰冻期长达4至5个月。地势平坦肥沃,伴水而生,河流两岸坐落着大小不一的村庄。
每条河的形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传说,这条河也不例外。
在很久很久以前,科尔沁草原的牧场有黑、黄两条蛟龙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太白金星奉玉帝旨意下到草原降服了二蛟,并用符咒把它们压在山下,委托在山脚下居住的一对年轻的夫妇看管。因此草原沧海变桑田。过了几十年,这对夫妻生养一个儿子。由于夫妇俩老来得子宠溺过度。孩子变得顽劣淘气,于是称儿子为“淘儿”。一天,淘儿在北山上放牧,正在玩耍时忽听山脚下有人呼救,他寻声而去,见巨石下压着两个独角暴眼的蛟龙,那呼救声音非常悲哀。两个蛟龙说你只要将石头上的符印揭去,我们就可以逃脱,淘儿忘记了父母的忠告,攀上巨石揭下金光闪闪的符印,只听一声巨响,山崩地裂,二蛟腾空飞起,瞬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山洪滚滚而来,淘儿很快便被滔天的巨浪卷走淹死了。正当二蛟肆虐逞凶之际,太白金星疾驰而至并且击毙二蛟。二蛟身躯扭动着化成两条大河。因淘儿误揭符咒酿成大祸,老百姓给其中一条河河取名“淘儿河”(洮儿河)。
老夫妇老来丧子,伤心欲绝泪如雨下,便化作两座石山,眼泪化做山泉。人们给山尖端喷水的山取名“老头山”,由两山夹角处喷水的山取名为“老婆山”,二泉分别流入洮儿河、蛟流河。
洮儿河养育了一方水土,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人们对这条母亲河有着感恩和敬畏。
洮儿河距离村西大约二里地,未治理之前沿着老河道自由流淌,老河道弯弯曲曲支流较多,后来重新建设民堤和国堤并规划成了一条大河,至此大河两岸的河套地区变成了沃野良田。并且修筑闸门运河通往村东的水库。
每当盛夏傍晚,人们劳累一天,就会有成群结队的人去运河洗澡纳凉游泳,虽然伴河长大,但是我却直到大学在泳池里才学会游泳。当然也有人跑去大河游,大河水流湍急切有暗流漩涡,也发生过多次悲剧,所以小时候的家长老师均极力要求禁止野浴。
春天开河后,芒种时节干旱缺雨,人们就会开着小四轮拉着一个大水箱拉水种地,用水泵把大水箱装满,然后在浇到自家地里,点上种子覆好土,这样一条垅一条垅的种下去,然后等待着种子破土而出,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家里人常说苗没出好,就像守护的梦想破裂了一样,心情沉痛。
由大河滋养的几个水库主要以养鱼为业,其中主要是鲤鱼,鲫鱼和胖头鱼,每年冬天水库彻底封冻,鱼把头选好节日便开始冬捕,鱼把头选好位置在冰面上凿开一个冰洞,下面是冒着白雾的活水,冰洞相隔几米远一个围成一个圆圈,再把大渔网从第一个冰洞放进去,用竹竿挑着在水下送到下一个冰洞,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在回到第一个冰洞,形成了一个圈网,用马拉着绞车收网,大鱼随着收紧的网从冰面下被拉了出来,人们就站在旁边叫价买鱼,因为冰面上温度低大鱼迅速冷冻非常鲜美,如果谁抢到头鱼将预示着一年的好运,现在的冬捕节已经演变成传统的旅游文化节目。
冬捕最好吃的当属大铁锅炖胖头鱼,曾经在舌尖上的中国播出,铁锅的灶台下烧上木块,先用葱姜蒜爆锅,放上当地农家自制的黄豆玉米酱,加水没过鱼身,一股混着酱香的鱼腥儿味就飘散出来了,开锅后用鱼汤调制好香菜葱沫浇到鱼身上,夹起鱼肉蘸着鱼汤,松嫩可口,非常美味。
洮儿河两岸均坐落着大小不一的村庄,夏季想要过河就要靠渡船,也有人牵着马游过去,冬季冰封厚度足够,大型的机械也可以通过,但是最危险的就是开河的时候,由于昼夜温差大,白天开化的冰面晚上又封冻了。有一次父亲拉着一车粮食想要在晚上通过,轮胎卡在了冰洞里,整整忙活到了大半夜,天随人愿温度急剧下降,最后有惊无险平安的通过了。
洮儿河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淘气的时候难以驯服,98年的时候上下游雨水非常大,汛期来了,乌黑的河水打着漩涡,大河变得像一条难以驯服的黑龙不断的冲刷着两岸的堤坝。两岸的村庄开始组织抗洪,村民们日夜轮流寻堤,但是一个老鼠洞酿成了大祸,等到发现的时候堤坝已经被冲开了一条口子,一夜之间沃野粮田被淹没,距离河道较远的人们抢收了还未成熟的麦子,第二天早上第一次看见场院里晾晒的是青绿而非金黄的麦子。人们聚集在村口议论着,脸上难掩哀伤。
有洪水泛滥也有干旱时节。有几次干旱的年份,河水断流漏出光秃秃的河床。看着田地里萎靡的秧苗,村里的老人便开始组织求雨,河道旁有个地方叫小庙,其实并不是一座庙,每天敲锣打鼓有人摆上贡品去烧香做法。老人们说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以前求雨特别灵验,现在不知道为什么不灵了呢?我想以前也许真的灵验,也许只是一种巧合吧。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渐渐懂得了不能靠天吃饭,打下了越来越多的电井,终于小庙破落了,也没有什么人再去烧香求雨了,都在忙活着用电井浇地呢。
干旱的年景越来越多了,近年开始的湿地治理工程使得这条老河又焕发了生机。
一条河养育着一方水土,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大河奔流无尽记录着岁月更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