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推荐、任命、拒绝普道昭的过程中,乾隆与和珅,一位领导者,一位管理者,两人都犯了“偏听则暗”的错误,但同时又都通过“兼听则明”扭转了局势。两人对问题的思考和做出行动决策的每一步,都值得管理者反复琢磨。
图片
第一,和珅推荐普道昭,乾隆任命普道昭。
两人在这一阶段,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和珅因为普道昭以往为官做出错误判断,并且还主动帮助普道昭,为乾隆任命普道昭创造了条件。
而乾隆在任用普道昭之前,一方面没有向其推荐人和珅进一步确认是否有如实调查,反而是在和珅三番五次拒绝普道昭之后才提出疑问;另一方面,乾隆因为好大喜功,看到普道昭提议修筑百里河堤的奏折,就立即批准,而未向水利工程方面的专家询问项目的可行性。
图片
对于管理者来说,企业中任何一个项目的计划、一项决策的制定,其实都需要慎之又慎。既要思考其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又要衡量其是否符合企业当前的实际发展现状。
第二,和珅从怀疑普道昭到派人证实。
和珅对普道昭的怀疑,是因为其涉及金额过大,而与卿怜的沟通,则是证实自己怀疑的一个方面。但和珅更清楚的是,不管做任何事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普道昭提出这样一个巨大的项目,背后一定有他的原因和动机。所以,和珅为了调查事情背后的真相,让刘全前去江南调查。
并且,和珅与刘全分配任务的时候。与他以往行动一样,都是派刘全而不是别人前去。这是管理者在用人决策上的正确,因为管理就是用正确的人、用值得信任的人。
图片
第三,和珅拒绝拨款,乾隆询问和珅并决定再度南巡。
面对事情真相,和珅却不能说服乾隆,但又不能任凭事情发展下去。所以我们看到了一边在使劲拖延的和珅与不断催促的乾隆。这一阶段其实很耐人寻味,和珅的拖延,并不是任意的拖延,因为和珅知道,倘若自己不拖延,那么乾隆势必会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
但是,两人之间的君臣关系,又决定了和珅一方面必须要忠于乾隆,另一方面又不能否决乾隆。所以,最后的权宜之策只能是“拖”。
而和珅的“拖延”,确实让乾隆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苦于和珅又不愿主动说出来,所以乾隆采用了更为直接的办法,抛出一个更大的问题,迫使和珅与满朝文武阻止自己并关注问题,进而共同商议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