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7-12-18不喜欢冬天
小序
最近想开启这个“关于电影”的模块,每周都要跑3次电影院的我,不能再懒得动笔啦。2018年,若是国产电影里要挑一部最佳,我会选择她,虽然对于剧情片来说,她有很多不足,但是两次观影,都没办法不被剧情牵着鼻子走瞎,就让我任性地选她吧。
和导演对话是一件容易被忽略的事情
冯小刚是个本体中二少年、外表胡同串子的大叔,看他的老炮儿燃情岁月,莫不是不愿老去的少年?看他的芳华,莫不是不愿离开过去的少年?
他有很多故事,有的看起来很荒诞、有的看起来很耀眼,但都很纯粹,那是他所理解的生活,或许和我们所理解的生活不一样,但他也只是一个爱讲故事的中二大叔。
若说中国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的导演的真的少之又少,加上几大导演在商业大片的路上的骂名不断,他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甚至有点辜负。
曾被天花乱坠的发行宣传误导过,直至走进电影院,发现期待落空,失望于愤怒地执着着,是导演对故事的处理不好,高打低收。
现在看来,他想说什么,想怎么说,要不要因为商业放弃一些东西,又何须征得所有人的同意呢。
先听他想说么,再看他说了什么
起初翻看冯小刚的自述《我把青春献给你》这本书时,看到这样的描述——这是在两部戏之间写的,时间仓促,只是叨逼叨地说了,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书,大家也就随意看了。
这看起来特别逗,对,北京人口中的逗,我不禁补脑——“我要赶着去拍戏了,你了不了解我没关系,我且说这你且听着,愿意就继续,不愿意就请回吧,还有太多的故事想用电影拍出来,并不在乎自己的书。”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了解并且理解另一个人,并不是所有电影都能顺利地和所有观众对上话。
《甲方乙方》里荒诞又真实的故事,我是喜欢的,那个时代,虽然不曾经历,但总感觉怀念。
《我不是潘金莲》里的油腻感和若有似无对官场的讽刺,我是不喜欢的。中国人说话爱说一半,爱用隐喻。看客也神神秘秘,仿佛猜对了自己的精神就站在了某种高度。殊不知这是导演给埋的包袱。
《芳华》里的表达,我是喜欢的,或许人对于美好的感觉是一样的,芳华四季而不同,但总归是美好的。
中二少年忆往昔
刘震云为冯小刚做的序中写道“不能完全相信这本书的内容写的都是真的。原因并不像作者自己所说,‘记忆像是一块被虫子啄了许多洞的木头,只好补了许多腻子’;而是每个人面对自己和自己历史的时候,都有一种本能的胆怯和躲闪。”
芳华就是这么一块被补替了的木头吧,原著中对刘峰退伍后生活的描述,电影隐去了;何小曼(何小萍原著中的名字)在上海家中的童年故事,电影隐去了。这些是整个作品中最让人心痛的描述,大量的篇幅用在一字一句地描绘给人痛苦的细节,比如刘峰的手肘上有个洞的假手,比如何小曼的已经发黑的红毛衣……
而影片中,堪比大片的6分钟战争场景长镜头,以及何小萍给父亲写信时的独白,这些所谓残忍煽情的场景,比起刚才提到的描述,都显得微不足道。
但是,在看完电影几日后,我还会想起影片中国年何小萍在草地的独舞:伴随着渐入的沂蒙颂,何小萍的身体被唤醒,随着音乐进入高潮,我们也随着小萍的脚步走向她的舞台,在空旷的草地,和着幽暗的灯光,虽然没有观众,她脸上依然带着天使的笑容,只要跳舞,那就是芳华。
虽然非常喜欢的高原独舞片段最后还是被删减了,我想那个是何小萍的巅峰,也是作者给读者的心里安慰。毕竟在书中,作者对何小曼是残忍。
电影最后,画面停留在小火车站里的一幕,两颗受伤的心互相舔舐伤口看起来像是个温暖的结局(删除了火车站两人分开的场景)。或许像片末旁白说的“不愿意让你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这块回忆木头被做成了给马班长结婚用的沙发,被做成了何小萍宿舍地板的砖块,被做成礼堂里舞台上的边缘,无论怎么样,它属于70年代,不会被带回来了。
激情与青春都慢慢褪去,生活平淡,并不是失去了感知生活的能力,而是世间万物有限,人的生活范围有限,经历多了,不再有什么新鲜事能引起强烈的感受。
像是《年轻气盛》中的主角,看到肌肤紧致q弹的女性身体,依然会向往,但已经不会再有行动。女性的酮体也好,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好,都不过是精神世界里的一剂春药。
记忆里的自己是《楚门的世界》里的自己,任由上帝之手摆布,只是这时的上帝是自己,那些带着痛带着苦的像素点慢慢减少,剩下的都是美好的分镜头。
忆往昔,也是一种垂老的表达吧。
选择喜欢 或者不喜欢 本身并没有什么对错
话说回来,冯小刚及其同期的导演,都擅长改编文本为电影,从早起巅峰的作品——和王朔合作的喜剧《甲方乙方》、《没完没了》等,直到现在改编刘震云、严歌苓的作品。或者是根据历史事件补脑如《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集结号》。
《我不是潘金莲》、《芳华》都是根据小说文本改编,而且是复杂的、时间跨度超过10年的故事。他画圆形镜头中的场景,反复着“我不是潘金莲,我是李雪莲”,他的特写镜头,把日照金山下的卓玛,展现得独一无二。但是,参演的(估计也给自己加了很多戏)《老炮儿》强行迎合他所理解的年轻风向、中二体质顶峰,反而两边不讨好。
以前,他能拍人物的嬉笑怒骂,拍北京人的故事,拍乌托邦的想象;后来他拍战争、拍历史题材,对人物细节的捕捉僵化,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他对人物的描述,还不如一句日剧台词来的扎心。若电影只剩下宏大的时代背景、完美的拍摄和剪辑、挑不出刺儿的经典配乐,的确很容易会让人觉得空洞。
已经不是严歌苓的的芳华
张艺谋,一个贴着土地长大的男人,骨子里都是土地的气息。《我的父亲母亲》,《有话好好说》里引天长啸“安红、我爱你”的汉子都透露着白大褂黑布鞋的农民感。这种和土地接近的人,总是带着浓重的压力和痛苦,因为土地,它们背负着太多,无法轻盈。
而冯小刚,胡同串子,从来不去诉说人和土地关系,讲的都是没有人间烟火的乌托邦,讲的都是荒诞不经的故事,或许有一个平行世界,里面充满了他的罗曼蒂克和天马行空。
直到看到刘震云给冯的书做的序“冯老,包括王老(王朔),身上一直残存着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情绪,往坏里说,一直相信生活中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冯的《芳华》才逐渐清晰起来。
那一代人的小资情调是精神化的,是口中谈论的尼采康德、卢梭布里南,是成立一个能让你实现梦想的”好梦公司”,纯粹又理想主义;现在的小资情调,是脚蹬莆田工厂的名牌鞋,却吃着价值半个月房租的下午茶,摆弄着几十块一束的鲜花,把不过十几平的房间装修成好看的样子,美其名曰“房子是租来来但是生活不是”……这些浮于表面的、空虚奢华的堆叠起来的小资生活,比起当时谈论着这主义那主义的自由空间,显得如此可笑和不值一提。
在《芳华》纪录片的开头,冯说“因为我和严歌苓都有在军区大院文工团生活过的经历,所以把她这本书拍成了电影。冯在《芳华》里夹带的私货不少,随着电影的改变,已经不是原著的《芳华》。
在《我把》中第四节“军艺女兵”里,冯描述了第一期跳贴面舞的场景“因为只开着台灯,灯罩上还蒙着纱巾,所以房间里有些影影绰绰……”,“她的歌声却给我们莫大的抚慰,令我们在空中仍有憧憬。”
陈灿拿着录音机在道具房里听邓丽君的“靡靡之音”的场景,关上明亮的白炽灯,随手扯来的红布,覆盖在台灯下,邓丽君的歌声余音袅袅,如怨如慕,不绝如缕。
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于港台文化进入的大陆的描述不少,但是像这样让观众随着配乐、随着摄影,陪着主角倾听、遐想的,我想《芳华》最高。
虽然有人评价冯的直男视角,在《芳华》中展现泳池戏水、女兵洗澡、穿着紧身内衣的场景过于刻意,但是对于一个50后的大叔来说,不见其油腻,反而描绘的画面丝毫和情欲无关,充满美好与期盼,这是芳华。
人物小了,场景大了,清澈的水滴与温暖的阳光仿佛才是主角。最重要的是,这些是属于他的美好回忆,那些被补上的腻子。在书中他描述“女兵这种穿军装的方式在夏天里很普遍,洗完澡,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光着脖子空堂穿上军装……这种方式是不符合条例的,但看上去确实楚楚动人。”也描述了冯小刚本人从小最喜欢吃被凉水拨凉的,表面没有划痕的大西红柿……
书中也描述了冯小刚本人从小最喜欢吃被凉水拨凉的,表面没有划痕的大西红柿。(以及其他莫名其妙的恶趣味,和人生中的小感动)
《芳华》中国年特写肖穗子吃西红柿的镜头,夏日的风拂面,发丝轻轻扬起,西红柿汁水丰盈,一口咬下去,酸甜的水沁入唇齿间,那是芳华的味道。
看芳华,四季是不明的,忽而漫天白雪,忽而绿树成荫,转眼看到的是睫毛上的结晶,转眼又看到顺着发丝顺着白皙的脖子留下的汗水……或许那是个没有四季轮回的时空,没人有会老去,它们谈着琴跳着舞,歌颂着祖国的大好江山,赞颂着保卫祖国的好战士。
参考作品:
电视剧
《编辑部的故事》
电影
《甲方乙方》
《没完没了》
《一声叹息》
《不见不散》
《我是潘金莲》
《老炮儿》
《芳华》纪录片
书
《芳华》
《我把青春献给你》
一直觉得看电影的感受是特别个人的事情,看过许多的影评,煽情的、卖弄学术的、满口喷子的;仿佛电影这个事儿谁都能说上一嘴,但又真的没有谁对谁错。有的只是你写的东西,能不能引起别人的共鸣?你写的东西,能不能让人有所收获?不愿意把我写的东西叫做影评,姑且就当作是和平行世界的另一个你对话的一种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