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逆商》这本书,今天进入本书的正式章节,首先作者提出了一个重磅问题,什么是成功?在我们大部分人的眼中,像香港首富李超人,阿里老大马老板这样的人才算的上是成功,但作者定义的成功是:不畏艰难险阻或其他逆境而努力前进和攀登,去履行一生的使命。这句话意思你的有人生目标,然后不畏困难,不管成不成功,只要不放弃就算成功。
那什么是逆商呢?1996年5月10号星期五,来自物质探险队的31名登山者成功登顶珠峰,突然刮起了大风,要知道在珠峰上刮起大风,一刮就是几个小时,最后这31位登顶者没活下来几位,甚至连举世闻名的向导斯科特·费舍尔都没能幸免,但是其中有一位队员叫威瑟斯却活了下来,他是离营救地近吗?不是,反而是离营救地比较远,当其他队员营救是时候,认为威瑟斯肯定活不了了,甚至向他的妻子发送了死亡消息,但是威瑟斯在死亡面前,没有放弃,一直走,据他的描述,他就是一直朝着大本营的方向走,直到看到一块“蓝色的石头”其实是帐篷,他的队友才发现他把他救了。从这个故事里看的出,成功不是你多么厉害,而是你面对困难的时候,能不能拿出来勇气和困难搏斗,能不能发挥你的潜能的一种能力,也就是你的逆商。
下面我说说逆商在家庭,人际关系和组织中如何运用的。在家庭中,例如两口子吵架,逆商低的人,只会埋怨对方的不是,甚至往床上一躺,你爱咋滴咋滴,而逆商高的人,先哄好对方,然后找一个时间跟对方讲道理,其实生活很多例子,教育孩子,你越说他不行,他就越不行,其实不是他不想做好,只是故意做给父母看的。好的方法是诱导孩子,达到你想要的目的。在人际关系中,逆商低的人,在和对方遇到冲突时,无法解决,他们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老死不相往来,逆商高的人,就像廉颇和蔺相如中的蔺相如,两人虽然有矛盾但是最后却成为了好朋友。在组织中,主要就看领导下达新的任务的时候,员工的表现,逆商高的人喜欢接受挑战,逆商低的人总是提出反对意见。这里面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也不反对我也不支持,作者把他们定义为扎营者,逆商高为攀登者,逆商低为放弃者,往往在公司里20%的攀登者,60%的是扎营者,剩下20%是放弃者,这个二八定律挺像。这三者其实很好区分只要你用心听别人说话,就能分辨。放弃者往往说“不行,做不到”等一些负面的词汇,扎营者往往说这项工作的最低要求是什么,我只需要做这么多就够了,而攀登者比较积极往往会说,做得好,怎么做才能做好呢,我们想要做攀登者那就先从语言上改变自己吧。
下面我们说一下逆境的三个层次,社会,职场,个人,这里和大家里解的是不是有些不一样,个人的成功之路往往先把个人能力提上来,然后是职场,最后才在社会上找到成功。而逆商往往是从社会上先发现自己格格不入,尤其是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然后在公司也总是受人排挤,最后负面的东西都得由个人承担。
下面我们说一下登顶途中的四条危险的岔路,第一条攀登者变为扎营者,这里说的是有些达到一定的目标后,就停止不前了,我们以前听过的江郎才尽,公司有诺基亚,科达,当时都是耳熟能详的大公司,安于现状最后失败。第二条路是科技万能,作者认为科技虽然能解决大部分的事情,但最后还是得靠人,例如环境,还有人工智能,机器真的能完成一切吗?第三条路是打鸡血,就是说的成功学,靠激情做事,是无法长久的。第四条路无助变为无望,无助的人往往渴望别人帮助他,当没有人帮助他的时候,到最后就变成了无望,人应该靠自己!
明天我们来讲一下,构成逆商的三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