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本书本来前几个星期就读完了,按计划早就应该写篇读后感。但是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太懒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一直拖到现在才提起笔来。想想今天若不是因为感冒的浑身无力,做什么事都没精神,索性躺在床上写写划划,给自己找个事做,想必不知道会拖到什么时候。
常言道,病来如山倒,确实如此。生病的时候,浑身无力,什么也不想吃,什么也不想做。虽然意识还清醒,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其他的那些东西,在也提不起兴趣来了。想来病的这几天我还有很多事没有做,衣服还没洗,书也没还,连洗澡也没去,一双破鞋穿了几天也没换,唉……,这倒让我联想到了死亡,人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不知道会想些什么?是否还会去在意这些事情?或许这个话题有点沉重,实在不是我们应当考虑的东西,连孔子他老人家都说:‘’未知生,焉知死‘’是啊。活到现在,确实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干什么,未知生之事,便去想死之后,不得不说有点可笑?可是,思想这个东西,不是说你意识到了就等于明白了,有的时候它真的不是受你的本我控制,说不准那天又冒出一个奇怪的思想。想想,麦田守望者里的那个小伙——霍尔顿,一个充满奇怪想法的少年,因为学习成绩差,在被学校开除后,从学校到纽约游荡了三天,在这三天里,见识了些许事情。愤世嫉俗的他因看不惯成人世界的虚伪,便决定远走他乡,过一个隐士的生活,他梦想这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然后在现实面前,他的这些梦想根本不可能实现,最终一一被现实打破。
我不知道为什么他想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或许是他觉得我们这帮自由的孩子在麦田里愉快的玩耍,不知道身边到底存在哪些危险,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掉下悬崖,而那些大人,他可能认为他们并不能十足的担当为一名合格的守望者。所以他想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悬崖边,给予那些在麦田里玩耍的孩子指引,告诉他们哪里是安全的。
这本小说的叙事风格到很独特,对人物心理刻画非常到位,充分的探索出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这本小说中的很多观点读来也让人感觉颇有意义。看来名著之所以是名著,绝非虚名。古往今来,无论中外,优秀的,美好的事物都是全人类所共同的追求。文学也是如此,以前奈何是头傻猪,不得名著之要义,认为其徒有虚名,如今在看,实为可笑。故,余认为,一本好的小说,必要引起读者的长久共鸣,其中必然包含着对生活,对人性的感悟与关怀,而不只是图一时的快感而已。假借守望者之手,写于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