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南京的天空格外的蓝,微风,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是一个适宜出游的日子。前几日得知南京市所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纪念场所都有公祭活动,家附近就有北极阁和太平门两处,但因为想观看江东门主公祭场地的电视直播,就待在家里不出去了。
10点01分,城市上空响起了警报声,全城默哀,所有行驶中的汽车全部停驶,所有汽车都按响了喇叭……
一分钟的默哀过后,我与一同观看电视直播的母亲聊起了关于大屠杀的一些往事。
其实,母亲讲的那些事情以前经常说给我听过,只是我从未用文字记录下来。今天我再次就一些她的见闻向她做了核实。
母亲关于大屠杀的信息来源于我的外婆以及她过去的同事,而日本投降后的一些旧事则是她亲眼所见。
1937年12月,外婆的家在城外江宁县殷巷乡。外婆那会儿还没有结婚,当日军攻城时,就和家人逃往附近的山里(可能是吉山)避难,那时叫做跑反。外婆特别提到,跑反时,农民还牵着牛一起走,那些牛很通人性,知道大祸将至,都露出惊恐的神情。
之所以选择进山避难,当时的老百姓认为日本人不敢进山,还有就是一些乡镇的百姓家都有土枪。而我认为,日军的进攻重点是当时的民国政府首都,一时还不会进山里滋扰。
外婆讲述了如下的事情:
殷巷有一户人家,屋里挂有一张穿着军服的男人的照片,日军看到后非常愤恨,于是在殷巷杀害了许多人,很多好房子都被烧毁了,以至于后来看到的都是简易的房子。全乡仅剩一户人家的好房子没有被毁,解放后成为了乡Z府的办公地。
与殷巷被日军烧杀的暴行相反,附近的桥头镇的村民敲锣打鼓放鞭炮欢迎日军的到来,因此,桥头镇没有人被杀。
我不能骂桥头镇的村民没有民族气节,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时刻,能保住全家人的性命很难很难!
还有一个消息是外婆在当时就听说的:南京城区的街巷内都是死难者的尸体。
日本人对南京的老百姓宣传,谁想要工作就举手出来。于是许多失业的男人举手出来,结果这些人全部被拉到城外集体枪杀了。
大屠杀结束之后,母亲的一个舅舅进城时没有对守城门的日本兵行礼,被日本兵恨恨地踢了一脚。
以下描述是母亲听同事讲述的:
战事平息之后的南京,老百姓过上了相对平静的生活,但有一件事情让老百姓非常的恐惧:家中有人发烧,假如被日本人知道了,就会被强制拉走,名义上说是给予治疗,实际上是要被活活烧死。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日本人害怕瘟疫流行。从这一点就证明了当时南京屠城的事实。
正因为这样,家中但凡有人发烧,就要躲藏起来。
以下史实是母亲亲眼目睹的:
抗战胜利之后,外婆的家住在城南的钓鱼台,年幼时的母亲清楚地记得:解除掉武装的日本兵被指派去清理河道,挖掘河泥。这些鬼子兵已没有了往日的威风,他们向围观的市民讨要香烟。
一些围观的妇女可怜这些日本兵的境遇,有些人拿出了香烟——相比日本人的残暴,中国的百姓太善良了!
……
真的庆幸我能生活在和平的时期。我不止一次地想过,假如我也经历到那个时期,我能怎样保护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呢?
就写这么多了!
2014-12-13 17:27:43| 分类: 城市记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