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甘孜藏区,曾有三所中专都是中师校;
康巴高原,曾有一个群体都叫中师生。
近半个世纪以来,他们少小离家,求学学有所成;寒霜染鬓,薪火相传扎根高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几代人同为他人做嫁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请为甘孜藏区的中师生点赞
泸中陈健
蓦然回首中师却在灯火阑珊处
不久前,我拜读了谢新茂老师的《初中毕业上中师:教育之大幸与个人之不幸》一文,作为同是中师队伍中的一员颇有感触:在上个世纪中期的康巴高原民族地区,为了走出藏区农村、牧区中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困境,甘孜藏族自治州先后开办了康定、甘孜、巴塘三所民族中等师范学校。
数十年间大都从初(高)中毕业生中招收新生,经过2到4年较为严格的师范专业(英语、政史、政语、生化、数理、地理、普师、藏文、体师等)培训,毕业之际统一分配到乡村基层学校任教。直到十多年前,这些中师学校在国家师范院校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才逐渐停办,或并入高校或改办为高中。几十年来,三所民族师范中等学校为共和国建立以来成立的第一个地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农、牧区乡村基础教育工作者,至今仍有数千人坚守在雪山草原的藏乡彝寨里,为甘孜藏区民族教育事业谱写着平凡而华美的篇章。
出农门跳龙门一毕业就分配
正如谢老师所讲:那些年报考中师的同学中,大都家境贫寒,兄弟姊妹多,家庭经济拮据,而中师学校不收学费还补助生活费,毕业后统一分配工作。这对想要走出农门,不当背太阳过山的人该有着多大的吸引力啊!考上中专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吃皇粮”的大门,意味着将有一份虽微薄但稳定的收入。不仅能减轻经济负担,还能使一些家庭从此拥有解决温饱的美好希望,于是那个年代里很多的农村娃、牧区学生和部分家庭经济相对贫困的干部、工人子弟,争先恐后、千军万马挤过中考的独木桥。
录取场上,考生档案一般都是择优投放至中等师范学校供提前录取,接着才是省属中专、州内其他中专学校,部分掉档的录入高中学校。这样就使得每年都有一批学业成绩优秀的初(高)中生走进中师学校,在经过高标准严要求的师范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后被分配到高原山村、牧区农场学校,成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大道上的一块块铺路石……
由于当年特殊的中专考试、录取模式,优先录取的中师生整体学习水平高,综合素质强,在中师学校里的优秀教师悉心培养下,很快就展露头角:专业知识掌握牢,琴棋书画能力强,自主学习积极性高,到岗任教不久就为学校增添了活力,使许多基层学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年年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绩,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肯定和赞赏。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统一招考制度实施以前,每年从内地师范院校、电大、夜校里也有部分优秀毕业生经分配、调动、双选等形式来到甘孜藏区各级各类学校工作。但多年来很多届中师毕业生在数量上、综合素质方面占据着一定的优势,有的中师生凭着能说会写、能歌善舞的特长,抓住机遇早早走下讲台,改行择业,步入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序列,随着职级的增加在新的岗位上干出了一番了不起的业绩;有的中师生或脱产进修,或参加自考、函授,紧跟时代节奏,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技术能力,在教育、教学、科研上硕果累累,成绩喜人;可也有很多中师生因为在中师期间没有进行系统的英语课程学习,或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中失去了学业上升流动的机会,至今还是中专、专科学历,多年来默默无闻地任教于偏远的牧区、乡村学校,似蜡烛一般燃烧着自己,似雪山一样融化着自己,为各族子弟传播着知识智慧,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和谢老师文中分析的情况很相似,大量的中师毕业生其实过得很辛苦:文凭低、学历低,职称评定难,工资待遇不高,不少人靠工龄、教龄硬撑着、靠埋头实干苦熬着,加之高原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生活条件,老人就医不方便,子女求学、就业、成家等往往还真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有的老师要么身体多病早早选择退休,要么迫不得已长期带病坚持工作!
然而,今天有许多中小学校特别是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的基层学校,迫切需要大量优秀教师加盟,但即使在招收免费师范生的优惠政策面前,也少有成绩优异的高中生愿意报考师范院校,高原地区未来的基础教育形势真的不容乐观。
坐看庭前花开花落笑望天边云卷云舒
偶遇中师校友,回忆过去中考、高考情形,看那些当年选读高中的同学如今拥有耀眼的业绩和荣誉,就无端生出一番遐想:假如当年不考中师,去读高中、考大学,或许人生道路又是另外的光景呢?不过“人是三节草,不知哪节好”,“这山常望那山高,小心到了那山没得柴烧。”可惜世间万事皆无后悔可言,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单向行程,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日子里,真心祈愿每一位中师校友们:我们走过路过并没有错过!请善待自己吧,要成就也要健康,要生存也要发展。“不求一时之美誉,但求培育万千桃李满天下;不求凡事皆完美,只愿平常内心无怨又无悔!”
朋友,请为过去、今天、未来战斗在甘孜藏区各行各业的中师生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