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早上好!我们一起来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身念处第三种业处的修习:念正知
复次,诸比丘!比丘不论行往归来,亦由于正智而作;彼观前、顾后,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屈、于伸,亦由正智而作;彼于着僧伽梨(袈裟)衣、钵,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食、饮、咀嚼、尝味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大、小便,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行、住、坐、卧、醒、语、默,亦由于正智而作。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而住。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这段经文阐述了在身体的任何姿势、语默动静中都能够修习念修习正知,经文分了七小段来阐述。本段经文中的“正智”。在其他版本都翻译为正知。巴利文ampajañña,是正知的意思。这是身随观的第三种解脱法:念正知(sati-sampajañña),是关于身体动作范围内的正知。念正知这个复合用语,意指:正知的现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文本身对“正知”没有提供进一步的讯息,注释书则将正知分成四种层面而加以详细地说明。依据注释书,正知,必须被导向动作的目的及它的适当性。更进一步来说,行者应当清楚地了解:如何将这个动作与自己的修习相联系,并且通过对实相的了解而发展“不痴”。
注释书将正知分为四个层面:有益正知或目的正知(sātthakasampajañña)、适宜正知(sappāyasampajañña)、行处正知(gocarasampajañña)、不痴正知(asammohasampajañña )。
如何做到以正知而行而作?
首先要以智慧思维,这个行为我值得去做吗?这些话我该说吗?做了说了是否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利?是否对解脱有利?不能想到走,就拔腿往前冲,想做立刻就做,想说就脱口而出。要先思考前面几个问题,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马上把行动说话的念头打消。根据《大空经》(Mahāsuññata Sutta),行者谈话时,借助正知,抑制已经进行的不恰当的话题,只谈论与知足、退居静处、定、慧等相关的话题。这种正知对个人修道的进展而言,就是“有目的的正知”了。做事情也是一样的,做事之前更需要提起有益正知。比如你持续禅修了一个月,刚刚培育起稍微稳定的正念,忽然有个朋友邀请你去参加狂欢晚会,这时候就要考虑考虑,这一去,是否对自己的禅修是有益的,是否会令你前功尽弃。这一思考,你就不会莽撞行动,而是能智慧抉择了。所以,仅仅这一个有益正知的提起,就可以帮助我们少造很多的不善业。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一个保姆烧死了女主人及其孩子。如果这位保姆行动之前提起有益正知,结局就不是如此的悲剧。往往,善与恶、圣与凡都在这一念之间。
行为之前,先思维上述问题,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接下来则要再思维:现在做是否合适?当下的时机是否适宜做这动作说这话或者做这事?时机适宜才行为,时机不恰当则稍安勿躁,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行为。比如说拜佛诵经很好,但是如果同个房间里其他同修都在静坐,你却要拜佛诵经,显然就不合适了,会干扰到其他人。很多人往往只想着“我要做什么”,就冲动地开始行动,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忽略了全局利益,从而造成种种自他冲突,这就是缺乏有益正知和适宜正知。时机合适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做的问题,这就是第三个正知:行处正知。
行处正知,也有翻译为境界正知。行处的英文版本翻译为pasture,牧场。什么是适合比丘(修行人)放牧的牧场?四念处。四念处是适合比丘的行处;而感官的欲乐,所代表的是不适合比丘的行处。《增支部》有一段经文,叙述具有格外好色个性的难陀比丘,倾全力地让自己在顾视任何方向时,不起任何“贪欲和忧恼”。这个例子显示出正知与守护根门之间的相关性。《大空经》也将关于四种姿势的正知与守护根门相联系。这意味着:行处正知,特指守护根门。
对于行者而言,在一切行处一切境界中,都要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业处,比如你的业处是出入息念安般念,那在一切时一切处中都必须要心系呼吸。比如你的业处是念佛,那一切时一切处中都要心系佛号,比如你的业处是六根门随观,那一切时一切处中都要保持清明警醒的心观察身心生起的任何现象。总而言之,在一切时一切处中保持正知正念。
行处正知落实于日常生活工作中,就是怎么说怎么做的问题。一件事确定要做了,如何做才能做得更好更妥帖,想好了再做。一件事要怎么说怎么表达才能最恰到好处,也是要想好再说。审慎的言行才能带来最好的结果。
不痴正知就是在行为过程中,能够了知行法的本质实相为无常、苦、无我。注释书中所提及的第四个层面,将正知与”痴的不存在”(asammoha)相连结,已超越身随观的情况。对于真实相的真正特性具有清楚的理解,是必须以所有的念处随观来发展的一种素质。到达能够清晰辨别名法色法,辨识名色的生灭因缘才能够具备这种素质。在一切行中,只看到名色的聚集、五蕴的生灭,没有“我”或者“实体”的存在。
不痴正知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则是心态的问题。了知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心里对事对人对物常持平常心,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就是生活中的不痴正知。
念正知 ,完成了修行初步阶段中关于持戒、守护根门和知足的部分,为更正式的禅修打牢基础。行者在此基础上,退居静处以克服诸盖,获得各个层次的禅定,以此定力发展观智 ,最终获得证悟。
《长部》和《中部》的经典都有提到渐次道修习的五个主要阶段:1、起信及出家。2、持戒的基础训练及知足。3、守护六根及对身体活动的具念和正知。4、弃除五盖及禅定的发展。5、证悟。这五个阶段,在某种程度代表五根/五力:1.信,2.精进,3.念,4.定,5.慧(D I 63-84;M I 179-84;M I 271-80和M I 354-7)。经典明确提及:对于行动的正知,是正式禅坐的先决条件。对于身体活动的正知,是发展“念”以作“觉支”的基础。
《 大念处经 》在这部分经文,列出几组行为:行往归来,前瞻旁观、屈伸肢体、穿衣持钵、吃喝嚼尝、大小便利、行住坐卧醒语默。这些内容并没有明确提及正知,而是对于出家众提出合宜行为举止的教导。关于这些行为,经典所强调的是:它们应当以优雅且令人愉悦的方式进行。汉译《中阿含》提及:当比丘对于身体的动作修习正知时,比丘的举止庄重且安详。谨慎且庄严的行为举止,适合身为比丘或比丘尼的人,更广泛地说,适合修行人。出家人的戒律,事实上主要就是为了促进根门的守护。当我们有觉知地生活时,我们的举止行为确实是稳重而安详的。当远离欲乐,内心安详平静时,举止也会是安详优雅的。
对于保持良好行为标准,僧团的戒律中非常详尽地规范了出家人日常行为的各个层面,不仅行住坐卧,还包括吃饭穿衣,甚至大小便利洗浴等等。古印度人很重视外在行为的表现,在《梵摩经》( Brahmāyu Sutta)中,对于佛陀日常行为的仔细检视,形成评估佛陀精神成就的方式之一 。
正知所蕴含的四个层面也有某种程度的递进关系:以觉悟为导向的目的正知,建立适宜的行为,这种言行促进了根门守护以及禅修的发展,从而深入洞见真实相。但是彼此之间又相辅相成,比如行处正知的根门守护有利于利益正知和适宜正知以及不痴正知的建立,对无常苦无我三相的不痴正知则强化了其他三个正知等。
正知的修习是非常重要的修行。在《中阿含》的注释书里记载一个公案,一位名叫吉达的比丘出家之后,心跟法不相应。他就跟佛陀说:“佛陀,弟子没有办法持守那么多的戒条戒律,没有办法持守那么多戒律去修梵行,怎么办呢?佛陀您有没有特别的方法,简单的又有效的方法能够让我去修呢?”佛陀问他道:“那么你可以持守一条修行规则吗?”吉达比丘非常欢喜说:“一条而已,弟子一定做得到。”于是佛陀就教给他正知的修行:在一起威仪之中都能够觉照五蕴,用四种正知去修。吉达依照佛陀的教诲,在行住坐卧之中观照,持续地观照,观照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只有相续的五蕴在变化、在生灭,照见五蕴,并且照见它们的因缘生灭、刹那生灭,最后证得了阿罗汉果。
很多人经常会提到在生活中修行。我们一定要明白,真正懂得以身念处的正知来修行才是真正在生活中修行,修习生活禅。如果不是保持这样念正知,不是时时刻刻的念正知,那就不是真正的生活禅。生活就只不过是一场忙碌罢了,一个接一个的忙碌罢了。所以真正要在生活中修就是要以念正知来修。能够正视生活中的一切的现象。然后照见这所有一切之中的这种无常苦无我的三相。了解苦,了解苦因,了解息苦的方法,然后体证生命内在的宁静与喜悦。
人生很短暂,如何让有限的生命的价值最大化?那就是禅修。生命的意义在于从无明中觉醒。因此能够以正知而生活是最有价值的人生。所有人的人生都有两大问题,一个是现实问题,一个是信仰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是满足暂时的需要,解决信仰问题才能够满足永恒的需要。有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命价值是不断增值的,有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生命价值是不断贬值的。每一天都只是疲于奔命解决现实问题的人,他的生命会不断贬值。如果能够用正知而生活的人,他的内在生命的价值,只会不断增值。所以,懂得正知,并且将正知引入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中,让正知在我们的生命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是非常重要的。
有人会问,四威仪随观与念正知有何区别?四威仪不也是强调一切时候中对所有身体姿势和动作的觉知?四威仪是全然地觉知任何自然发生的姿势和动作,仅仅是觉知而已,如实观照。念正知不仅有自然的觉知,还加上作意、思维,以收摄言行,庄重举止。在修行深度上,念正知比四威仪更进了一步。
今天的课讲到这里,现在我们正走在这条导向觉悟的直接之道上,愿大家都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真正在解脱道上直了成佛!
我们一起来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登无上涅槃道。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