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htp学习的时候,我画的房子和树,一样大,分析出我是把家和事业都看的很重的,然后我有在天空画了一个太阳,说我能量来源大部分还是来自家庭。
我自己反思后,也觉得自己所有的烦恼也都是来自于事业和家庭。既然能量来源主要还是家庭,那我也是有很大的重心放在家庭,那为什么生活还不是我想要的呢?我也考虑过是不是放太多?我知道问题一定还是出在自己的身上。每天因为同样的问题而烦恼跳不出自己的坑。
一个下大雨得下午,我很想享受这种一个很躲在车里的感觉,我看了刘丰教授的视频。《唤醒内在的智慧》我特别喜欢这种让人开悟的思维层面的东西。
1、关于纬度
教授说不同的纬度之间的能量分布是不同的,一纬是线性的二维是平面的,三维是立体的,在数轴上做算术就是一纬空间,他是在一条线上进行的,代数有x和y轴两个变量形成的平面,就叫二维空间,二维空间里面包含了无穷多的一纬空间,在二维空间里添加了第二个变量就是z,由长宽高形成了立体空间,就是三维空间。三维空间里有无穷多个二维空间。三维空间再增加一个时间的变量,就达到了四维空间。每多一纬,我们将多无穷倍的智慧,我们大部分普通人都只有三维的知能和体能,少部分人达到四维,而四维上去还有五纬和六维一直上去到n纬,n趋于无穷大。
所以如果我们在纵向纬度上去提升自己的能量,那么普通人就可以实现抄近路,或者之前听到的实现弯道超越。
2、投影
一纬的空间是二维空间的投影层,二维是三维的投影层,三维是四维的投影,一直到n趋于无穷大。当我能在生活的三维空间中遇到问题和困惑的时候,我们用三维的只能和体能的认知去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我们就会被困住。如果我们用用四维的认知来看的话,问题一下就可以得到解决。
老师举了个例子,一个迷宫,当我们处在迷宫中的话,一般不碰墙壁我们是不会回头,那么如果我们把迷宫画在平面上的时候,我们站在三维角度去看,很快就知道那条路能出去。
所以想要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我们的意识纬度提升到思维,从投射层源头和解决问题,速度会快的多,如果只是在投影层解决,那么很可能迷惑的很,投射层的问题在投影层可能会体现出来很多面的问题。
3、本自具足
教授一直在强调,要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本自具足,我们每个人内在具足圆满,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从内在找到答案。而知识在我们现实中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发酵我们没在智慧的一个酵母。任何知识都需要我们去悟出背后的智慧是什么。我们从古代的各种经典或者现代的书籍,如果我们从找到一个定律里边,或者一个事实里边。我们去理解这个定律或者事实背后与N维宇宙最高智慧之间的关联,那就是每一个知识都在帮我们开悟,如果我们只是以这个知识作为结论或者以另外一个知识作为校注,而不是从我们内在去找到这个知识和我们内在具足圆满智慧之间的关联的话,那这个知识只能成为障碍。叫做痴障,就是知识带来的病,因为有了这个知识断绝了和我们内在智慧关联的。
因此我们人生的根本意外在于不断的提升我们内在意识的自由度,不断地开启我们内在智慧。
坐在车里看完这个视频,我开始反思,我为什么会下大雨要出门,我的什么认知投影成了这件事?因为今天一天女儿也没吃什么,中午饭也没吃就先睡觉,醒来三点弄了吃的给他,他也还不爱吃,我情绪就开始不好了。那是什么认知投影形成了因为女儿不吃饭就会让我情绪不好?因为女儿不吃饭就会影响发育,然后我又把这个认知认定为,是婆婆都不重视孩子吃,从来不管孩子怎么吃,吃什么。孩子在辅食添加阶段不重视就错过了。
那是什么样的投射会出现这样的投影?最后我还是怪到自己没有照顾好,婆婆虽然不会做,那可以自己做呀!自己整天把心思放到儿子的身上和整天折腾自己学习自己探索的。自己整天觉得时间和精力不够,但是又好像都没做出什么事来。最终还是因为接纳不了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如果把这些烦心添加一个时间维度,上升到思维空间思维来看这些三维成像的问题,那么这些也就不再烦恼了。
我生命中的每一个状态,每一个觉察之中都在不断的内在自我提升着,所以生命无时无刻不是道场,无时无刻不是让我们看到自己在提升,这就是我们说的相信本自具足,我们的生命状态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