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喜欢余秀华的诗还是几年前,那会儿在公众号诗刊社上读的她的诗。当时还收藏了,只是后来再看又被删除了。
之前也看过她的采访视频,了解了她的经历,不禁很佩服起来。她是一个脑瘫患者,打一个字都非常艰难,但是她坚持写诗。她是一个身体残疾但是灵魂完整的人,和她比起来,自己倒像个残废一样。
她把生活填满句子,让它们沉甸甸的,让它们不堪重负的想逃出去,然后再放生,于是每个句子都是饱经风霜的面容,每个句子都阅历丰富,每个句子都挣扎着,每个句子都有重量,都给人很深的触动。
一直都对有重量的词句情有独钟,就像是史铁生的文字虬劲有力,像张爱玲的文字尖锐深刻,像严歌苓的文字冷静沉着。
而深刻的文字常常来自生活的刻薄,来自于痛苦,来自于对痛苦的思考。很多写作者,都不想在文字中暴露自己,但是人们还是能够在他们的文字里找到他们的影子。
谢普的《趣谈写作》里有些一段话“发出你自己的声音也许是一种冒险,因为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你把你自己完全暴露在世人之前,但是,你只有真正地承担一个角色,你才能真正地找到自我。”
把经历诉诸文字,以寻求内心的解脱和宁静,但是也是一种冒险。
比如《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书的作者,26岁的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虽然她自己已经在七拐八绕,刻意隐藏故事中的三个女孩的经历是自己经历的拆分,但还是被读者猜到了。最终,她因承受不住舆论压力,选择自杀,让人痛惜不已。
严歌苓的小说《芳华》,《陆犯焉识》里也都能找《穗子》的影子,穗子这个人物写得如此细腻,没有相似经历的人总让人觉得写不出这么真实的文字,人的想象力毕竟有限。
所以,有时候,写作看起来也是一种冒险,把自己搁置在众目睽睽之下,这是勇敢的冒险。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容易,心里或多或少应该都会有些需要忏悔的事,需要言明的委屈,需要表达的感情。每个人都需要倾诉,都有倾诉的欲望,只是选择的方式不一样,写作者不同于别人的就在于,他们选择在文字里深刻。把属于自己的那份生而深刻,托付给文字,等着救赎和成全,让自己也成为一个深刻的人。
余秀华就是这样的一位深刻的写作者,她的句子里处处是她的生活,她“摇摇晃晃的人间”,她的委屈,她的渴望。
而在我们,只需要知道她是一个生而深刻的人,只需要欣赏她的文字就行了,这或许是对写作者最大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