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老人去世,我赶回老家奔丧。
从丧葬那家人走出来。我去了姨父家。
微光从进门院子对面,梨树前的屋子里传来。随之而来的,是碟片里的山歌声音。
我轻轻推开门,姨父躺在床上听山歌。他见我来,忙起身来招呼我坐下。
我们一起,听完了一段山歌。
之后,姨父去老电视机前,关掉了电视。他随即打开了灯,柔和的灯光,铺满了房间。
“我们来聊聊天吧。”
我说:“好。”
姨父将棉被随意叠出了一个枕头的高度。
“你躺那里,会舒服些……”
我依言躺下,姨父也随即躺下了。
一
我们先说起了姨父的儿子和孙女,说到了村里的赌博风波,讲到各地丧葬的不同习俗,又说起村中的争吵八卦,我又问起姨父姨妈的身体,感慨两辈人不同的生活带来的不同际遇。
从未这般与一个长辈,以这般慵懒而亲切的姿势,聊这些话语。
姨妈推门进来,见我们正聊得开心,她随意搭了两句白,旋进走了隔壁屋,没多久走出来,手上多了个桃子。
“这是最后一个了,”姨妈硬塞给我。
她似乎很忙,又转身出去了。没多久又回来,走进隔壁屋子。
姨妈一直走来走去,她闲不下来。
我没看到她,只听到,她似乎在嚼什么,在夜空里,发出很清脆的咀嚼声。
“姨妈身上,似乎总有吃的。”我有些乐呵,突然觉得姨妈有些“可爱”了。
“她就是这样,随时都带有吃的,瓜子,黄瓜什么的,”姨父摇头,“但也好,只要能吃,身体总是比较好的。”
语气里,是半辈子相随的理解、相知、相惜、相守。
(今天和妹妹说起姨妈的事,她告诉我,其实老妈,也很爱在兜里藏些东西吃的)
二
村里有老人去世,我这次回老家,就是为了参加葬礼。
我姨父说起这位去世的老人。
姨父说起,多年前,他曾救过这人——在煤矿坑里。他说那时候曾犹豫,因为回去的话很危险。但最终还是回去救出了。
姨父说,没有他的相救,也没有这个人的后四十年。
可这个人,不仅从未有过一丝感激,反而时常机关算尽。最近在谋算姨父的土地。
姨父这个故事,与父亲的故事是很相似的。
父亲曾救了他最好的兄弟一命,多年后,兄弟为了钱,算计了他。
我还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醉酒,然后在院子里大骂。那时候总不能理解,觉得父亲为何一定要喝酒大骂。
现在想来,总算理解父亲那醉酒之下的悲与泪。父亲并不是因为醉了,他只是心痛,性命想交的兄弟,怎么在金钱面前,就失色了呢?
姨父的话,唤醒了我的记忆。我那一时在想的,“你救了一人性命,不代表这个人会一辈子念念不忘。 ”
因为他心里那一刻想的,或许是,谢天谢地,我总算活下来了。
他或许会感悟生命,珍惜生命,甚至会改变自己。但却会忘记了谁给的他第二次生命。
我们不也常常如此吗?
不信,你可时常,对给予你第一次生命的父母,怀感恩之心。
我们的感恩之心,只是偶尔罢了。
三
姨父又说起另一件事。
不久前,姨妈去羊场结算劳动报酬的时候,昏倒在了羊场。
工友电话打到姨父这里时,姨父正在县城小学旁,准备接孙女下课。
电话响起的时候,学校门口熙熙攘攘,挤满了学生和家长。姨父很想立即找车去看姨妈,又怕接送不了孙女。
他心急,却也只能一遍遍看电话,直到孙女走出校门,他将孙女送回了家,才得以处理姨妈的事。
可这时候,电话再响起,工友说姨妈已经醒来了。
姨父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下了:“那麻烦你们,给我找个车,送她来城里,我再送她去医院。”
工友无奈回答:“我们其实已经给她找了,可她不愿意来。”
好在那人与姨妈同村,最后将姨妈送回了村里老家。
那一刻,我感慨万分,虽然并不愿意支持姨妈这种行为,但却深知,一辈子操劳的姨妈,握着那辛苦得来的钱,怎么愿意就这般交付在身体上了。
这是一世的辛苦,换来的吝啬。
四
姨父无意间说起,孙女所在的小学,有一日开家长会。
那是全校性质的,学校方面把所有家长、老师、学生集中在操场里。
然后请了一个专家来讲演。
说什么内容呢?我问姨父!
就是“不读书会怎么样?应该珍惜父母的好此类……”
姨父说,听那人讲的时候,老师在哭,学生在哭,可以说,整个学校,一片哭声。
“那您呢?”我问姨父。
“我觉得很好玩……”姨父笑着回答我,我能看出,他这话出自内心。接着姨父给我说,他回家后问孙女,“为什么哭呢? ”
孙女瞪了他一眼:“爷爷你没听吗?”
姨父的回答是:“我听了,没听懂。”
我在那一瞬间,想起姨父的出生,他是孤儿。流落到我们村里,从小苦苦挣扎,只为活着。父母的温暖,不读书会怎样这一类话题,在他的生命中都是缺席的。
那瞬间,我有些心酸。
一个人要经历多少苦楚,才会说出那一句“我听了,没听懂”。
五
之前姨父在县城,一边照顾孙女读书的同时,兼职照顾一位老人,赚点零花钱。
我曾去过那里,所以在聊天时,我问起此事。
“勉强撑了一个月,我就没去了,”姨父说起这事,都还有些愤愤不平。
“为什么?”
“他女儿,儿子千般委托我照顾,给他做点饭,服侍一下起居。他血脉淤积,我每天还给他推拿,过几天就消散了些。”
“可一消散,他就去找了个老奶奶,整天和她住一起去了。唯有再度淤积,他又来找我。”
“我是去给他做做饭,又不是去做他下人,每天还给他免费推拿。最重要是,他都不爱惜自己身体,我何必替他爱惜呢?”
是啊,你的身体,都不在乎,我为何要替你珍惜?
这是姨父最朴实的人生观。我愿意帮助你,前提是你珍惜你自己。
六
夜深了,我坐起来,与姨父话别。
今夜一谈,其实还说了许多,却是无法全部记录,只能写下了这些最深刻的,怀缅今晚的倚床夜谈。
这片大地上,有太多和姨父类似的人。一辈子忠厚,一辈子善良,一辈子坚韧地活在这片土地上。
因为有他们,生命才延续,土地才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