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沐浴阳光
面对黑暗,海伦·凯勒写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个失明的人尚且懂得追寻光明,用心灵沐浴阳光,而我们有什么理由沉沦黑暗,让心灵蒙尘?
让心灵沐浴阳光,感受坚强和希望。身高一米四,体重四十多公斤,你很难想象他已经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会十多种语言,八年贩卖经历,你很难想象他过着怎样的生活。他叫沙利,出生在给他带来诸多黑暗的柬埔寨。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他的国度里,少不了像他一样一出生就处在混沌中的孩子。倘若他未曾推开心灵的窗户,在里面找到坚强,他怎能野性生长?倘若他未曾让心灵沐浴阳光,在里面看到希望,他怎能等到“一带一路”的“驼铃”,引导他走向光明?让心灵沐浴阳光,在阳光里看到坚强和希望。
让心灵沐浴阳光,记住职责和使命。高原雪山,蜿蜒邮路,三十年来邮差其美多吉无怨尽职;万米高空,窒息气压,川航机长刘传健实力确保乘客安全返航;违法示威,蓄谋暴力,香港警察秉承军人的天职不辱使命……推开他们的心灵之窗,里面装着的只有赤诚、职责与使命。正是这些不曾为时间所累的人,不曾为危险所屈的人,不曾为暴力所惧的人,把阳光洒进心灵,带着职责与使命,负重前行。让心灵沐浴阳光,在阳光里看懂职责和使命。
让心灵沐浴阳光,看清过往和未来。一个多世纪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地带,剩下屈辱和压榨;一个多世纪之后,我们走向世界中央,为生存和展望发声。留学归来,医学高才,却用纸笔代替手术刀,他是鲁迅。在乱世中独醒,他明白过往的手术刀不足以医治国人的劣疾,因而他才立志,换手中的笔杆直切那些彷徨脑海里的肿瘤。反观那些在国难面前抛弃国家和尊严的汉奸,他们看不到过往的繁华,自己堵住阳光普照的温暖,因而注定被阴影吞噬,被世人唾弃。让心灵沐浴阳光,在阳光里看清过往和未来。
如今的我们,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站在社会改革变化的阳光下。推开窗,就能看到超级水稻金黄的禾穗,5G技术的科学智能,高铁技术的飞速发展……
驱散心灵的雾霭,我们带着坚强和希望,职责与使命。立足于过往和未来,我们必将沐浴阳光,在阳光下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