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以下言论纯属个人感受,绝无冒犯之意。不才妄论高低,望海涵。
看完小说:内心有波澜,不强烈,是封建社会陈旧的滥调子,是看完即忘的心境。
看完电影:内心有波澜,味深且强烈,是技法高超的艺术呈现,是看完难忘的心境。
故事讲的是一个在旧时代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青年(颂莲)因家庭情况不得已嫁到一个封建传统根深蒂固的中国大家庭,做了50岁主人的四太太,从最开始对封建社会萌生叛逆,而后顺从,最后疯癫的悲凉恨事。
在这个故事上,电影艺术的加工超越了文字的叙述,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对于对封建社会的背景不是特别熟识的人来说,电影的呈像反而更加能帮助理解和想象。
我是先看的电影才看的小说,不才自认为改编的电影超越原著,而且一定程度上是这部电影成就了这篇小说。也许是因为先看了电影的缘故,在看小说时我的文字幻想自然而然的就依附在了电影里塑造的角色和氛围,又或许是电影的强烈对比,突出矛盾更能击中我。
电影的改编算是一个颠覆式的改编,贯穿始终的引子——点灯,灭灯,捶脚是小说里没有的。而这几个独特的设置明显的放大与强调了封建社会的荼毒。除了大处,在一些细节上也做了不小的改动:电影里加上了颂莲假装怀孕的情节,让颂莲的人物个性转换的更加戏剧和彻底;电影里是颂莲透露了梅珊偷汉子的行径,而小说则不是;小说里的颂莲主动亲近了飞浦,作了明确的非分之想,而电影里意图朦胧,没有过多交代……
电影中深巷大院的构图营造了压抑与阴森的气氛,颂莲衣服的阶段性变换暗示了她从一个带有反叛精神的学生逐渐变到认同自己身属的封建家庭并为之控制的女人,这也暗喻了广大正在以及将要受到毒害之人的普遍转换规律。影片的色调实际上是以单色和冷色为主:黑灰的宅楼,透着死亡的气息;灯笼一点,就红他个里外通亮,分外抢眼;大雪一下,就好似洗去了一切污浊,落得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梅珊的死和颂莲的疯在小说里其实一直都是有暗示的。小说里常提到的那口据说死过几人的阴森老井一直都像一个吸力强劲的黑洞在拉着梅珊和颂莲,预示着这二人的归路只能是无尽的黑暗深渊。故事的结尾在小说这样的引子下也就不那么使人大惊小怪了,冲击力相对影片自然就弱了一些。
这个故事是悲剧,悲剧就悲剧在所有人都不能突破现世的桎梏,困死在了封建力量的大牢房——颂莲与飞浦的爱恋停留在萌芽阶段;雁儿暴毙在破灭的太太幻想;梅珊惨死在吃人的礼教……没有一个人,逃得出去。就像影片中灭灯人在黑夜吹熄了灯笼,万物沉浸在死寂当中,不再有半点波澜。
有人说苏童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描写起悲伤黑暗并不像枪击刀砍般直截了当,而是像针扎般——隐隐发作于心底。而张艺谋的简洁明快强烈恰恰与之做了个鲜明的对比。但无论是传统文字还是影片艺术,二人都做到了物尽其用,展示了两种表达形式的高水准。
如今,这样的封建压迫已经销声匿迹了,但是只要存在人类社会,压迫和扭曲的思想就会永不绝灭,无处不生。人类于陈旧的岁月得到怎样的警示和怎样去审视现世的自身——这应该算是这则故事带来的现实意义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