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经开始了,相信很多人都有在新年伊始的时候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之类的想法,我也在脑海里构想着自己的N个欲望清单,再加上频次和时间安排,看着满满的表格,感觉就像已经收获满满了一样。只是,回忆一下2016年年初计划,不知道小伙伴们是否有跟我一样的困扰:
看这些吐槽的点一定能猜到:我的2016年计划完成度会很低。是的,只有大概20%左右,不过回忆起来这一年还是不错的,比如在赤兔进行了个人分享、在公众号发表了文章、还有了自己的微课等等,都是在当时做年度计划时未曾料想过的,感觉收获了很多也发现了很多存在的不足,至少是不应该用失败来形容啊。
那么,今年的年度计划该怎样进行呢?做了N多年的计划后,我真的不想再让计划做完以后就被束之高阁,实际执行时却是“遇上啥算啥”啦,所以——
首先,最不想要的就是列条目、写频次。实话实话,我既不是特别懒散的人,也不是那么能对自己“狠下心来”的人,比如每天坚持俯卧撑30个之类的真心从来没有坚持过一个月。
其次,不想什么计划都不做。带着2016年阳光、积极的劲头,内心对自己新年还是有很多期待的,所以,完全没有纲领也是不能接受的。
这样想的时候正好看到“罗辑思维”分享的文章——《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然后看到下面这张图,哈哈,这正是我要的!
就像小时候听到的那句豪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一样,我相信会有一个关键性事件可以支持起所有的点来,而像八爪鱼一样的欲望清单中也一定有一个关键点,可以串联起所有的内容。那么,我的2017年最最核心的事情是什么呢?
我希望多读书,不仅为了读书的愉悦,还寄希望于用新的知识点串联起“旧的存储”,形成自己的观点;
我希望多参观博物馆,不是为了炫耀,还寄希望于透过不同地域、不同器物、不同习俗的演化、变迁,看哪些被岁月淹没的、不同于史书中王侯将相的平常人的生活轨迹;
我希望坚持锻炼,不仅是为了苗条,更是借由对身体的接纳、改善变成对自己的接纳、改善;
我希望品尝美食、欣赏美景、尝试美妆,不是为了攀比,而是在放松下来以后,像孩子一样去发现和探索;
我希望跟爱人、亲人、朋友更多的相伴,为了他们,也为了自己;
我希望工作得到别人的认可,为了对公司交代,也为了给自己交代;
。。。。。
这一切都是我想要的,而我最最想要的并不是这样无限延伸的列项。
2017,我希望可以更好,这个更好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就是——职业分享。
“职业分享”是上述所有“欲望清单”的钥匙,需要积累、整理以及平台的建立、维护等一系列的努力才可能实现的梦想,为此,我将时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并及时的进行归纳、整理和输出。
她就像一个“指挥官命令”,我可以:
1.计划不需要“每周读一本书,52本/年”这样看似勤奋的描述,而是缩短到目测看得到的周期里的具体指标,比如春节前可能时间充裕,就将一本书吃透,结合一本书的核心观点完成一个课件、一个微小说。
2.计划完成情况的对照不仅仅是“逐条打钩”,而是看核心目标完成度,看过52本书又怎样呢?只是知道书名或者背一些随便百度一下就知道的常识并没有什么好炫耀的啊。
3.当计划与实际有矛盾的时候“取舍”变得不再艰难,不用纠结还没有完成的事情,数量验收改成质量验收。
是的,2017,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我的2017,已经起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