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概
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这些都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原因是人们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 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虽然这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专注红利”。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专心致志”反而会让我们产生“权衡式思维”,不断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最理性的经济模型和行为方式都会变得不再符合自身的内在逻辑。最终,稀缺会俘获我们的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余闲”来应对突发事件,我们才有可能从“稀缺陷阱”中走出来。【是不是看不懂?这里面有很多....明明认识字,但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要解决稀缺,老祖宗早就教你了,叫做“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重点
1、稀缺心态既会给我们带来“专注红利”,又会导致我们产生“管窥之见”。专注具有积极意义:会迫使我们专注在迫近的重要事情上;管窥则是消极的:会让我们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情。
2、带宽指的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稀缺会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一方面,稀缺会导致人们的认知能力下降,削弱人们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 另一方面,稀缺也会导致人们的执行控制力下降,削弱他们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的能力。
余闲是我们在拥有很大空间,不存在稀缺心态时的产物,也是我们在资源丰富时进行资源管理的特定方式。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构建余闲,规划和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行动计划
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给自己设定一定明确的截止日期,而且这个日期不能太久,最好是能够分成一段段的截止日期;
如果你忘性比较大,比如容易忘记还信用卡,或者容易忘记买早餐等,可以把这些警醒型行为转换成一次性行动,直接设置成自动还款和多屯点牛奶鸡蛋;
3、工作的时候一定不要透支精力,不要觉得日程排的越满越好,要学会每天给自己留一些余闲,来应对突发的事情。
大咖荐语贫穷和忙碌并不是简单地因为缺少金钱和时间,而是一种心态和能力的匮乏。
把“稀缺”界定为一个心理问题而不是资源问题,这真是一个奇妙且深刻的视角。
稀缺会俘获一个人的大脑,使他过于关注稀缺的对象从而失去正常的判断力,这恰恰会导致稀缺状态进一步恶化而不是使它得到改善。
真正可怕的不是资源的稀缺,而是俘获我们大脑的稀缺心态。处于稀缺中的人们,其心智容量和认知能力会受到很大限制,从而导致了其习惯于应付匮乏的行为模式。
天底下只有四种事:重要且急迫的、不重要且不急迫的、不重要但急迫的、重要但不急迫的。
人们不大会在前两者上犯错误,但经常会在后两者上犯错误:被急迫但不重要的事情占去有限的注意力“带宽”,而忽视了重要但不急迫的事情。感觉自己拥有的比需要的少,这种情况会缩小我们的视野,扭曲我们的判断力。
引言
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它的反义词是余闲】。
稀缺俘获大脑(scarcity captu-res the mind)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因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悦,而是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之中。
稀缺会俘获大脑。就像饥饿的研究对象日思夜想着食物一样,当我们经历任何一种形式的稀缺时,都会对稀缺的事物全神贯注。
我们的思想会自动而强有力地转向未得到满足的需要。稀缺对人类大脑产生的影响,存在于潜意识之中。之所以将词语的闪现时间定在以毫秒计的一瞬,是为了观察人们的快速反应能力,而这个速度需要快到可以超越人类意识的控制范畴。无论大脑的主人是否愿意,稀缺都会牢牢地俘获他的注意力。稀缺对注意力的俘获,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所见的速度,而且也会影响我们对周遭世界的认识。【注意力不受自己控制】
稀缺心态(scarcity mindset)稀缺是一种心态。稀缺的感觉的来源,它来源于现实资源的匮乏,也 来源于我们的主观体验。当它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时,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当稀缺俘获大脑时,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变得更加集中,做事就会更有效率。
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在稀缺所引发的后果中,有一项尤为重要——稀缺会进一步延续并加剧稀缺。【马太效应】
稀缺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并带来一点点好处:我们能够在应对迫切需求时,做得更好。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损失更 大:我们会忽视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变得不那么有成效。
第1章
当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紧急的事情上,并将其他事物排除在外。
这种专注会让人们从稀缺中获益,让人们获得“专注红利”。由于“目标抑制”的作用,人们在专注于某项重要事物的同时,就不容易想到其他重要事物。因此,专注也会导致管窥,让人们的视野变窄,从而付出沉重代价。无论是有关工作还是娱乐,只要时间有限,我们都会尽量将其利用得淋漓尽致。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专注红利”(focus divi dend),也就是稀缺俘获大脑时所产生的积极成果。
专注红利来源于我们提出的核心原理:稀缺俘获大脑。“俘获”这个词在这里很重要,因为它形象地描绘了事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超越了我们的控制范畴。
稀缺可以帮助我们做成一些凭借自身力量很难做到的事情。专注于某一事物就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他事物。想必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沉浸在一本书或一部电视剧中时,身旁朋友提出的问题我们往往会充耳不闻。可见,专注同时也会将其他事物排除在外。所以,我们可以说稀缺令人“专注”,也可以说稀缺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只能一门心思地专注于管理手头的稀缺。
管窥(tunneling)专注于某一事物就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他事物,也叫“隧道视野”。【其实就是“管中窥豹”的意思,视野有了限制,就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部分】
专注具有积极意义:稀缺会迫使我们专注在迫近的重要事情上; 管窥则是消极的:稀缺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让我们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情。管窥之所以能发挥作用,因为它会影响并指挥我们去想哪些事和不去想哪些事。
大脑的一个基本特点:对一项事物的专注会抑制竞争意识。当你生某人的气时,抑制作用会令你忽略他的好处:专注于他那些让你反感的地方,就会抑制你记忆中他积极的一面。目标抑制是在管窥现象背后动作的机制。稀缺创造出了一个强大的目标——应对紧迫的需要,而这一目标会抑制其他目标和想法。
管窥负担(tunneling tax)因没有对管窥心态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心智负担与不利影响。稀缺会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让我们做出不同选择。这种现象会让我们变得更有成效;但同时也会让我们为此付出代价:这种“专心致志”会令我们忽略原本很重要的其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