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中提到“童年的概念是文艺复兴的伟大发明之一,也许是最具有人性的一个发明。”作者认为,童年不同于婴儿期,它是一种社会产物,不属于人类生物学的范畴。在中国的汉语词典解释中,“儿童”指的是较幼小的未成年人。
作者尼尔·波兹曼在书中共讲述了九章的内容,探讨了童年的起源与发明,童年的摇篮期,童年盛行的几百年以及到了最后童年又是为何迅速消逝。在这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中,印刷术,学校,电视等是影响童年的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印刷术的出现让儿童与成年人之间有了一定的界限,即识字能力,儿童必须通过一定的培训才能拥有跟成年人一样的阅读识字能力。凡是识字能力受到始终如一的高度重视的地方,就会有学校。而发展到了后面,电报、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发明与普遍应用,使得儿童不需要学习识字能力也能听得懂,看得懂,能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长此以往,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即儿童成人化,也就是童年的消逝。
这里,我想就书中作者提出的“儿童成人化”与“成人儿童化”的观点提出一些自己的理解。
儿童成人化,指儿童知道了越来越多的所谓成年人才能知道的秘密,这其中包括暴力,金钱,疾病,死亡,性等。如作者所料,这个问题已经随着时代信息技术的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严重。而究其原因,作者认为是图像革命与信息技术发展。图像革命最大的表现即为电视的诞生,电视以其传播画面直观易懂,形象生动吸引了绝大多数孩子,他们不需要努力地学习文字以及其中的逻辑关系就能轻松了解到成年人所掌握的绝大多数信息。电视为了争取更多的受众与收益,会想尽办法挖掘人们感兴趣的内容,这个时候,之前所说的暴力,金钱,疾病,性等问题就成为了大屏幕上被公开讨论的话题,对于儿童来说,这些都不再是秘密。电视,或者说图像革命打破了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界限——识字能力,慢慢地儿童变现得越来越成人化。那些曾经几乎只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的暴力问题,性问题同样也发生在了儿童身上。这就是儿童成人化的结果。
然而对于儿童成人化的起因,我个人认为除了作者说的图像革命,还有家庭社会方面的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观念也会影响儿童成人化,有些思想观念比较开放的家庭认为应该早一点让自己的孩子认识到社会的种种,包括性,暴力,金钱。现代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快餐式”生活节奏,让儿童也迫不及待地想要更早去接触他们所好奇的一切,而事实上,社会的一种功利性也在暗地里鞭策着儿童尽早去掀开成年人的秘密的薄纱。
成人儿童化,指成年人表现出儿童的一些特质,用书中的话来解释就是“认知上的一个倒退”。作者在书中给的实例是美国的社区敬老院数量的增加以及人口出生率的减少,成年人变得不想承担自己的义务,包括赡养老人以及养育儿童。他们的认知在慢慢倒退到儿童,他们想要更多的个人空间,个人自由以及个人享受,就像未成年的儿童不需要考虑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或者事。当然,这里提到的儿童不是成人化的儿童。对于成人儿童化,我想可以用“孩子气”这个词将它描述得更为形象,这也是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一个词。“孩子气”在行为学中形容一种很纯真的性格,有点类似很傻很天真的感觉,现代汉语中形容无所顾忌,天真无邪。如果说“儿童成人化”是受到了图像革命的影响,那“成人儿童化”又是受到了何种因素的影响呢?这个问题我想可以用书中提到的鲁道夫· 阿恩海姆说图像革命很可能对我们的头脑有催眠作用,图像要求我们诉诸感情,而不是理智。有了生动形象的图像,人们就不用再自己去思考,只需要去感受,在这个过程中,理性与理智就被慢慢吞噬了,进而认知也就倒退了。
但个人还认为,除了图像革命,还有一个重要因素——社会大环境。人们花费了巨大的心力从儿童变为了成人,包括识字能力,读写能力,逻辑能力等的培养与锤炼,可是当人们处于一个复杂的压抑的成年人的环境中时,他们的认知开始倒退,他们潜意识更想要当一个儿童。因为儿童不需要去面对着成人世界里的各种竞争与各种潜规则,他们享受着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奴役。
不管是“儿童成人化”还是“成人儿童化”,它们不仅是图像革命或者说信息技术更迭的产物,它们也是我们社会发展前进的产物。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童年这个概念确实在慢慢消逝,儿童与成人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但是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如何让自己在这个大环境下保持自我并发展自我。能够主宰人类命运从来都只是人类本身,而并不是其他的印刷术,电视,信息技术等。我们在哀叹童年的消逝之时,也应该去反思我们当下社会大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