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寻着声音走过去,就看一个精瘦的汉子从稻田里站了起来。当他看到建华后,热情的笑着跟他打招呼。建华忙向王睿奇和傅佑中介绍,这是他的本家叔叔,村儿里的一个能人,这个鱼塘,还有山泉流经的稻田都是他家的。傅佑中忙给他递上烟,嘴里说着恭维的话,“叔,您这边资源得天独厚啊,守着山泉水,谁也比不了您种的稻子,您养的鱼呀”,那人听后嘿嘿乐了,满脸褶子也掩不住他脸上的笑容。“守着资源,不动脑子也不行。叔,您太有经济头脑了,山泉水直接进鱼塘,从鱼塘出来再进稻田,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化养殖、种植呀”。那人满脸自豪的说,“我这十来亩稻田产的大米,提前一年就被北京的大老板预订走了,十五块一斤,有钱也不一定能吃得上”。“叔,以后有机会的话,咱们合作一把怎么样?您产的大米我们全包了”。“那要看你们给的价钱了,我这东西不愁卖”,一听这男人对他们递上的橄榄枝没那么热情,人家东西好,正应了那句俗话“酒好不怕巷子深”,“肯定给您一个满意的价格”。
那人边说边把他们一行人引到了水塘边,用手指着这片池塘对他们说,“我这里面养的都是冷水鱼,方圆20里地独一份儿,想吃的话只能来我这儿买。你们北京不是有虹鳟鱼嘛,我这鱼可比虹鳟鱼强多了”。由于傅佑中和王睿奇对养鱼完全不了解,所以只得随着这人的话对他一通吹捧,男人听了之后很是受用,满脸得意的样子。之后傅佑中提议买两条拿回去,回家晚上做一下尝尝,看看山泉水养的冷水鱼和普通池塘里的鱼有啥区别。当着别人的面儿,王睿奇也不好说啥,因为他看着池塘里儿鱼五颜六色的,怎么看着像是观赏鱼呀。花一百多块钱买了两条鱼,那价格确实比一般的鱼贵多了!又跟那人聊了一会儿,然后他们又四处看了看,日头快要西沉的时候,他们往回走去。
这儿和北京的天气可太不一样了,太阳一落西,气温就开始骤降,寒意已经开始袭来,走在路上王睿奇和傅佑中已经有些瑟瑟发抖。到家以后,赶紧把带来的厚衣服穿上,这才感觉暖和了些。多亏来的时候听了夏雨的建议,多带了一件厚衣服,要么还真受不了。到家的时候,建华爸妈又在预备晚饭了。因为买了两条所谓的“冷水鱼”,建华怕他爸爸做的不合两位客人的口味,他特意下厨把鱼给炖了。
说话的功夫,晚饭就做好了,这桌子菜,和中午的又有些不同,看样子建华爸妈准备在一两天让客人把它们当地的美食尝个遍呀。晚上没啥事儿,建国爸特意把家里存的好酒拿了出来,用来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饭桌上有一大碗儿炖豆腐,吃起来口感特别好。建华爸看王睿奇爱吃,于是说道,“这是今天我早起做的豆腐,新鲜,你俩多吃点儿啊,中午没来得及做”。怪不得这么好吃呢,原来是自家做的。“叔,你们这儿每家都会做豆腐嘛?”“差不多都会,一到冬天,每家都自己做豆腐,便宜,吃着还放心”。看着客人吃的那么开心,建华爸乐的合不拢嘴。“我们这儿冬天长,没事儿了就自个儿磨个豆腐吃”。这在山东是不可想象的,做豆腐那可是个手艺活儿,一般人哪会呀,十里八村儿能有个会做豆腐的就不错了。以前三王庄还有一家做的,由于老头儿年纪大,做不动了,底下的孩子又都不愿意学,嫌辛苦啊,所以现在村里儿再想吃豆腐,基本都是在镇上的超市买着吃了。那个豆腐不用说就是机器做的,口感吃起来和手工做的没法儿比。在当下这个社会,虽说经济越来越发达,买东西越来越方便,但要想找到原来的感觉,基本是不可能了。王睿奇没想到在这个地方,竟然还保留着家家做豆腐的习俗,真的太难得了。和好吃的豆腐比起来,买的那两条冷水鱼就有些受“冷落”了。不知是鱼有问题,还是做法儿不对,总之每个人尝了两口之后,基本就没人再动了。
宾主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儿,不知不觉间月亮已经挂上了树梢。期间谈到如果以后做大米生意,希望建华的爸爸能提供些帮助。他爸满口答应,并说道,“就算我做不了,也能找到人帮忙,你们放心大胆干,货源绝对没问题。”听到老头儿这么说,激动的王睿奇和傅佑中站起来给他敬酒。由于长途开车,再加上酒精的作用,王睿奇此时已经有些倦意。建华一看他这状态,就赶紧帮他把床弄好,先让他睡觉去了。余下的几个人继续就着月光喝酒聊天儿。
第二天早上,王睿奇被一阵鸡叫声吵醒,他睁开眼拉开窗帘一看,此时晨曦刚刚破晓,可勤劳的庄稼人早已起床,开始打扫院子,收拾早饭。这儿山清水秀,空气自然清新,就算是让你睡懒觉,估计也睡不着。等他洗漱完毕,走到院子一看,其他人已经起来了。和主人打过招呼,他和傅佑中来到院外朝远处一望,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在薄薄的晨雾中若隐若现。不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犬吠声,好像要把村儿里的懒虫都叫起来。
吃过早饭后,建华带着王睿奇和傅佑中,开车到了二三十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库。水库旁就是一座不太高的山,三人沿着台阶慢慢往上走去,不多时就来到了山顶。往远处眺望,就看一座座村庄星罗棋布散布各处,犹如镶嵌在大地上一般。这儿看不到冒着浓烟的烟囱,没有别处常见的那种工业化痕迹。此时建华不好意思的笑着说,“我们这儿没啥工业,所以整体上比较落后”,王睿奇看着远方,不知是回应他,还是自言自语,“工业有啥好处,我老家倒是有几个化工厂,可老百姓每天呼吸的空气都是臭的,自来水简直没法儿喝,总是有一股怪味儿”,傅佑中接着说,“没工厂是好事儿啊,说明没污染,对农产品来说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三个人又四处转了转,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于是就往家赶去。到家的时候,午饭已经端上了桌,由于下午要返京,所以建华特意提前跟他爸妈说了,不喝酒,不用准备太复杂的饭菜。吃过家常饭,三人开车踏上了返京的路程。临走前,建华的爸爸往车上装了两大袋子米,说是特意为王睿奇和傅佑中预备的。恭敬不如从命,这下家里人可有口福了。
这次隆化之行可以说收获颇丰,考察了水稻的种植环境,让他们对接下来的事儿更有信心了。深度了解了三妹的婆家,对塞外乡村有了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