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梦里,不止一次的梦到过同样一个场景:和很大一群人安静的行走在一个空旷而陌生的地方,大家互不言语,只是悄无声息的往前走,毫无目的的机械的走着。
在这样的梦境中醒来,感觉肃穆而又神秘,我不禁开始思索这将会发生在现实中的哪里?学校操场?可是我已经毕业多年!散场的剧院?人流量太小;火车站广场?但梦境中我们都双手空空啊。
我一直没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情景,当然梦境并不都会出现在现实中。
然而,有一天,当我走出地铁车厢,被人流裹挟着朝前走时,我突然觉得这不就是那个熟悉的梦中场面吗?!
一样的人潮汹涌,一样的默然无语,一样的感到人与人肢体超常规的近和心灵十万八千里的远。
我每天至少会有两次置身于这样的人流中,数年前的梦时隔多年后无声无息密集的呈现在现实中,我开始留意这个场景。
车门打开后,到站的人们鱼贯而出,短暂的人流错杂纷乱后,大家就分成几个不同的路线整齐的往一个方向前进,浩浩荡荡,络绎不绝,颇有万里赴戎机之感。
我所在的这一支队伍要先上楼,然后又下楼,拐几个弯才能到达换乘车站,恍惚中是在翻山越岭。
这个时候放眼望去,满眼就是五花八门的背影,高矮胖瘦不一,五颜六色不等,男女老少不同。
有的背影简单随意,有的背影精致妖娆,有的背影匆匆忙忙,有的背影气定神闲;低头刷手机的背影迟疑木然,抬头往前走的背影干脆果断。
最是那踩着极其不跟脚的鞋,啪塔啪塔急急匆匆要赶着上班的女士的背影,最让人别扭着急。
我发现,背影服饰上的字挺有意思。
你看,这边一个男士,斜斜的穿过人群,冲到我的正前方。黑底的体恤衫中央打着一个圆圈,圆圈中写了一个黄色的”悟”。他是要用着急忙慌、手忙脚乱的背影告诉大家他悟到了什么吗?不得而知。
左前方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孩,背上印着一排英文:dangerous people(危险的人),我心里不免吃了一惊,像这样小可爱的女生也吼着自己很危险,这是怎样的文化心理?也许这很酷吧?!
右手稍前方走着一对亲昵的情侣,小伙子的背上赫然写着”佛系”二字。这倒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人生态度。佛系的关键是淡化得失和输赢,说说是无碍的,真正要做到很难。
一个健壮的男生小跑着穿插在人群中,背上一堆熊熊燃烧的火焰特别显眼,火焰上方醒目的写着”火焰山”三个字,我顿时觉得一股热气升腾,难道,这大夏天的他还嫌不够热?!果然高手在民间啊!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长相干净,带着书卷气的女孩,背上默默写着“冷漠”二字,我感觉嘈杂的世界瞬间失语,如坠入数九寒冬,一柄寒光闪闪的利剑挥向众人,我们都应声倒下。
也许我们的背影大多数是无意的背着这些字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但是,背影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是无法矫饰和伪装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把人的背面称为“背影”,所谓影是挡住光的部分形成的阴影,它不是实在的东西,但是人的背面是真实存在的啊。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其实人的正面也应该是面影吧?如果人整体都是影,那人是否只不过是另外什么东西的投影呢?是否也是虚幻不实的呢?背影的称呼难道暗含了惊天玄机?
也许,这是我们永远无法想明白的。
人们可以对着镜子修饰自己的正面,掩盖自己的心情,然后假装一切都好的面对外人,然而一转身,无法掌控的背影却出卖了你内心的疲惫、难过、犹豫和憔悴。
读初中时,学过朱自清的《背影》。今天看来,以当时的经历和感悟能力,我完全没有真正理解朱先生所要表达的情感。
当我再次重温这篇经典的散文时,我感应到了朱先生对父亲那份平实的爱和思念,而父亲面对朱自清时似乎是永远充满保护他的力量,但却不小心由自己的背影泄露了自己的力不从心和衰老,作为儿子的朱自清读懂了这份无能为力和凄凉。
我在脑海里搜索自己父亲和母亲的背影,除了他们温暖的笑脸和期待的眼神,居然没有任何印象!
龙应台曾说:“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最后才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
红尘滚滚,迷乱了我们的双眼,待到尘埃落定,父母已经走远。山空湖静,只剩下那,在千万人中也绝不会错认的背影,那是我们在父母眼中的背影。
2021年9月12日写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