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全集)
费正清 崔瑞德等
17个笔记
后汉
>> 南越人民的反抗无疑具有民族主义色彩,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 对起事明显增加的解释不难找到:根源在于汉族移民。
>> 规模巨大的后汉移民运动并没有导致在中国南部永久性的密集移民或者真正的人口增长。后汉亡后,后来的南方王朝能牢牢地控制的不过是它们京师附近的地区,不能保护它们名义上的领土中其他地方的汉族移民。汉族的移民活动失败了。
>> 中国北方的粮食产量低,农民不能供养大家庭,因此就采取杀婴的办法。史料使人确信,杀婴是普遍的做法。
>> 只有当公元7、8世纪规模宏大的唐代迁移行动把巨大的汉族移民新浪潮推向南方,南方才长期地在人口上占优势。真正的人口增长开始了,由于引进了新的大宗农作物,特别是宋明时期早熟的水稻,增长的速度加快。到公元1100年,中国的人口翻了一番,达到1亿人。到13世纪初期,人口已达到1.1亿到1.2亿。从此,无情的人口增长势头就停不下来了。
>> 各类人物之间的界线是模糊不清的,而且可以逾越
>> 著名将领马援,马为西北人,有大批地方的追随者。当他在公元28年投奔光武帝时,他直率地作了不讲情面的声明:“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光武帝对这种坦率未表异议,因为马援的效忠是不可缺少的。
>> 融在复信中保证支持光武帝,并提醒光武帝,他是后者的母系亲戚
>> 由于运气、远见和真正的才干的共同作用,他们青云直上,一跃而进入大绅士行列。
>> 后汉的选后是件重大的政治和社会事务。皇后通常选自已经是富有的豪门,在社会地位上是无可挑剔的。
>> 可以相当公正地说,这个时期的政治史基本上是它的宗派的历史。
>> 他的主要追随者中存在两个派别,即南阳派和颍川派。南阳派远为重要,这不但是因为它庞大,而且因为它代表龙兴之
>> 在光武帝朝廷上有三大利益集团在争夺权势:最强大的南阳派、马援派和窦融派。它们都来自地方,互相为敌。马、窦两党之间的对立特别厉害,这大概是因为地理上的相邻形成了长期的不愉快。
>> 光武帝通过选他的第一个皇后,达到了这个目的。当公元24年在北方征战时,他已把大绅士氏族出身的郭圣通接入他的后宫,这个氏族以前已与前汉皇帝通过婚。公元26年7月10日,光武帝立她为配偶,指定她的长子为太子(见表9)。这个让步使北方氏族感到满意,因为它通过皇后,开了直达天听的渠道。
>> 以南阳大绅士氏族出身的阴丽华代替她
>> 以阴丽华的长子刘阳为太子。后者因避讳,就在同一场合改取更不寻常的庄字为名。
>> 光武帝可能已知道马援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由于是一个有才干的政治家,他还可能发现两个派别比三个派别更难驾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