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师他也翻译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那么天亲菩萨解释般若经的时候,这个地方比较详细一点。
布施,第一,你要不执著自身,你对自己的生命爱着心轻,你才肯布施。不然的话,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来滋养我的生命的,我若布施给你,对于我的生命有影响,我不能布施。这布施波罗蜜就不能做,爱着自身就不行。所以这个非要修无我观才可以。
第二呢,你不要执著报恩,我布施,我是无条件来利益你,对于你的生命有所滋养,令你有智慧,令你生活安乐一点,令你能学习佛法得圣道,完全是无条件的利益对方的,并不希望他要回报于我,这样子才可以叫布施。叫做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这是第二。
第三呢,不著果报。比如我做布施的时候,我希望我将来得大富贵,没有这种想法。如果你若是我希望你回报我,我希望我将来得富贵,那就不是为了利益对方,而是利益自己。利益自己这样的行动不是大悲心的行动,这不是菩萨道。那就是一般的善法了,而不是菩萨道了。
在前面发无上菩提心那段文,只是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我空,还没提法空。这里面又提到我空,也提到法空。这和前面不同。前面那段文说的是发无上菩提愿,而这里呢有无上菩提愿,也有菩萨道。有愿有行,和前面有点不同了。所以这个时候叫降伏其心。能有这种力量,能有力量降伏其心的。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这就是结束前面这一段。菩萨应该这样子,用般若的智慧与慈悲心和合去布施利益众生。‘不住于相’,就是不要爱著一切法,不要执著一切法有真实性。
不执著有我,也不执著有法。观一切法空,令心无所住。这样子去布施。你就是菩萨道了。
而这个地方还有一个问题呢,就是六波罗蜜这里说一个布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这些没说。这里不住色布施,‘不住’就是般若波罗蜜的意思。布施与般若波罗蜜就和合了,但没有说其他四个波罗蜜与般若波罗蜜和合的是事。
为什么没有讲呢?天亲菩萨解释,布施波罗蜜能包含六波罗蜜在内。布施波罗蜜有几种。
第一个是财布施,我用钱财去布施,救护众生得的苦难,这是才财布施,就算在六波罗蜜里面第一个布施波罗蜜了。
第二是无畏布施。无畏,就是没有恐怖,你和我往来,你心里面感觉到安全,那就是无畏的布施。就是这个人肯定有戒波罗蜜,有忍辱波罗蜜。这个人要是受了戒的话,他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出家人的戒就更多了,他这个人是持戒的,你和他来往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安全,他不会随便伤害你的。也不偷盗,他也不杀生。就是这样你会感觉到安全,他这就是无畏布施了。就是戒波罗蜜了。忍辱波罗蜜呢,就是别人伤害你,你不报复,心里面不动。心不动,你若能这么做呢,对方也心安,也是无恐怖的布施,就是无畏的布施了。所以无畏布施包括戒波罗蜜和忍辱波罗蜜了。
第三个是法布施,就是佛法的布施。就是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因为你在佛法布施的时候,你不怕辛苦,就是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呢,你要有禅定才能有法布施,禅定里面能够得他心通,有五种神通,这样子你能观察众生的根性,他有没有什么业障,他有什么样的善根,什么样的法才合适,这都是由禅波罗蜜产生出来的。所以你要有禅波罗蜜,你才能法布施。(二十六、201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