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势积累—女儿上一年级,成绩稳居班级第一,代表班里参加书法比赛和数学竞赛,对自己很有信心。我想这对她的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个好的开端。学校报名小记者,我也鼓励她参加,从乐趣中学习写作文。不断让她去聚集正向积累,让她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 好多成绩不好的以前的同学,初中上完以后就不读了,有的上了职高技校就参加工作了。不是说学历非常重要,至少这是个特别关键的积累点,这一步没有迈出去,想要扳回来,那比较困难。 所以去积攒更多的正向积累,一步一个台阶的往上前进。一个绊脚石的出现绊倒了你,而人家在前进,那是不知道要花多少力气才能追上,很有可能追不上。
2.10000小时法则一一万小时理论的内在含义在于练习的时间要保证,否则只是空谈,而非确切的时间要达到一万小时。《刻意练习》中讲到,一万小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去改进自己,提炼、总结经验,不断改进练习的方式,直至达到熟练的程度。比如我想练习写作,不断地去想文章如何构思,如何收集例子,如何才能写出言简意赅的语句,平时多注意何为好的文章,不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
3.实践智力—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人们都在批判中国的教育,是因为高分低能吗?是否也有很多高分高能的人呢?这里所说的“能”也就是所谓的实践智力,所谓的情商吧。作为两个宝贝的妈妈,这是我想要了解的问题。大女儿成绩全班第一,除了分数以后,我需要培养她的什么能力。我自己本身是属于内向的人,不善于交际。书中常说最好的教育是先做好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如果我不改变,我又怎么奢望我的孩子变成善于交际的人呢。我觉得我的实践智力是不够的。哪些属于实践智力呢?说服别人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影响别人的能力等等。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地提高自己的实践智力,同时对小孩潜移默化地影响和适度地引导。
4.协同培养—往往如果有小孩有跟妈妈同样的行为,人们常会说:有其母必有其女。这折射了父母对小孩教育的影响之大。经常接触很多家长,那些对小孩多一点的包容与理解,他们的小孩更出色,行为举止更规范。而那些脾气暴躁,动不动简单粗暴的把小孩打一顿这样的父母,小孩必定叛逆且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打骂小孩是最不需要花脑筋的,因为你不需要观察他成长中的细微变化,设想出有益的辅导对策。其实教育小孩与其他人生事务一样,可以是很困难、很复杂的一件事,为什么说教育是一门艺术呢?也许这就是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