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迟迟没有钱开始理财?沉没成本是理财障碍之首
一、首先我们来认识经济学上的沉没成本
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仅是看这件事情未来对他是否有好处,同时也会注意自己是不是在过去,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这是一种非常有趣且顽固的非理性的心理,我们称之为沉没成本。
常用来形容沉没成本的例子是:
- 你现在花了50元去看电影,你发现这个电影很烂,但因为你花了50元,所以你还是会坚持把它看完。
- 你看中了某样东西,并付了一点定金;但事后你购买的冲动已经消失,但你不想损失这定金,所以很有可能你还是会继续购买。
- 买的股票亏了钱,抛了舍不得,于是不断加仓,希望它有朝一天会涨起来;
沉没成本其实没有好和坏的区别,我们可以叫它为既定成本或者是已经发生的花费。也因为这种心态的顽固性,所有它是和第一性原理是违背的,往往因为既定已经投入的成本,从而影响你对于接下来的判断。
二、接着我们分析人们消费的心理
通常我们都会被假设,如果你中了五百万会怎么样?然后大多的回答是:
-“如果我有五百万,我就买个别墅”
-“如果我有五百万,我就买个豪车”
- “如果我有五百万,我就要买个高档衣物”
从中我们会发现,我们绝大多数人,对于消费是有着超过目前所能承受的希望的,而这多是出自于从和他人对比中获得满足感的出发点。因为你兜里即使有很多钱,但如果你不展示出来给别人知道,那么跟你兜里没有钱是没有区别的。所以,从某个意义上讲,我们看到一个拎着LV包的女生,还真的是不能判断她是否是大富大贵。
也因此,在没有理财观念的许多人当中,当有着第一笔金额的款在手上的时候,于是会自然而然地做出了超过了其身份和地位的消费选择。
- 有几千块,就买个名牌包包;
ˉ 有几万块,就买个名牌手表;
- 有十几万就买个车;
- 有几十万就买套房;
于是,几乎所有人都在根据自己的收入,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消费层次,耗尽自己的手上的储蓄。当你将自己定位于高档社区,出入驾车,身穿名牌,那么你所面对的物业管理费、车油路费等,都是“负债”型的资产,并且月月出账单。于是前面购入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了沉没成本!
更重要的是,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也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你在圈子里树立了这样一个“高大上”的形象时,你已经没有办法让自己再退回去“住个廉租房、坐个公交车、随意穿着”;那样子,多没面子啊。(中国人就是如此爱面子)而原来的面子工程也是沉没成本。
三、为什么顶级富翁都是朴素生活者
巴菲特,依然是一栋旧房子及二手车;新兴富翁,Facebook老板扎克柏格,依然是朴素穿着节约生活;这些百万富翁们,绝对不是消费不起世界上的奢侈品,但是在他们的生活当中,却极少出现,因为他们知道,这过度的消费,会为他们现有的生活的效率产生恶劣的影响。
超过身份及地位的消费,会成为自己的沉没成本,并让自己在后期不断投入埋下了伏笔。
比如,我有一次年终奖不错,头脑发热买了一双上千元的皮鞋,但通常这样的皮鞋最好就是出入有车,不用挤公交被踩或者下雨泡水里,但关键是我目前还是普通工薪一族,每天要走很多的路。于是过了不久,发现皮鞋要保养,一买鞋油就是上百元的,极为心疼;而且鞋油用完后,还得再买,再度花费;但如果打算换一双新鞋子,又想着这双贵重的鞋子就这样报废了,又舍不得;
客观上讲,就跟我们去买衣服,当买了一套高档的裙子,是否要配上一双不错的鞋子?再配上相益得彰的包包?乃至还要去发型屋为这套衣服做一个发型?于是,当初一个“高档的裙子”成为了我们的沉没成本,于是我们不得不跟进一系列的行为,去满足及解决顽固的非理性的心理。反过来说,如果我今天只是买了件普通的衣服,那么后续一系列的投入都不会发生,或者也能控制得住。
因此,通过过度消费去彰显个人的优越感时,会明显地呈现那个级别中,自己许多个方面的不如人意,于是为了弥补这些空白,则需要不断地进行投入。不断的挣钱,不断的提升消费,再不断地挣钱,再不断地消费……因而进入了老鼠赛跑的恶性循环,从而没有办法让自己有良好的储蓄。而缺少这储蓄,那么理财投资的基础没有,一切都是零。
小结:
控制消费,避免过高的消费产生的沉没成本,从而规避沉没成本带来的顽固性的非理性的持续消费投入,从而有余钱可储蓄,如此才能打下理财投资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