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两夜鬼打墙似地迷失于丽江古城神经错乱的小巷之后,我甚至失去了写字记录的欲望。丽江古城,无论从当地导游含糊暧昧的介绍,还是酒吧客栈明目张胆地宣告,它被莫名贴上了“艳遇”标签,荷尔蒙的过度宣泄弥漫着一股恶臭。
但我还是努力在寻找理由原谅它的堕落,因为这就是生活的本色。不管作为一个试图在古城中探寻历史脉络的游客,还是怀着鬼胎在夜色中游荡的孤魂,一切生命的欲望都在这里得到宣泄,似乎每个人都那么多现实困惑需要解脱。
丽江,已不是古城,它披着古城的外衣,却招摇着最时尚的灯火,让渴望得到解脱的人如飞蛾扑火。解脱没有解脱,却让灵魂陷入更深沉的虚无。我诅咒丽江。它毁了我心中的古城。
我在中国西南边陲,怀念平遥。是的,平遥也裹挟在商业浪潮中,但它努力保持着古城应该有的呼吸。我称之为体味。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气质组成部分。
在湖南湘西凤凰古城,沱河水穿城而过,我踩着晨起阿婆的脚步,去上游淘米洗菜,去下游濯衣浣纱,河水中流淌着真实生活的声音。
在山西平遥。我在清晨蜂窝煤淡淡的雾霾里走进小巷,可能只隔着一条街道,一个院落,但完全是两个世界,一个喧闹,一个寂静,一个红艳,一个青冷。但平遥至少还有土著,还有甘于寂寞的原住民。凤凰也是如此,酒吧客栈的后墙,就是半眯着眼,守着老宅昏昏然入睡的原住民。他们给了古城最后一点值得去感知的生活温度。而丽江,一切都没有。当我拿出笔记本,递到一位当地居民面前时,令我惊诧的是,他对丽江古城充满了鄙视和仇恨。虽然这座名不副实的古城给他们带来就业,带来商机,带来真金白银的收入提高,但他依旧充满了仇视。
丽江古城要不要商业?当然要!没有商业的推波助澜根本不会有今日的丽江经济繁荣,但丽江需要怎样的古城?
古城里最多的是来自非洲的手鼓,这种简单到极致的手艺,正常人三五天就能上手,所以它流行得最快。其次是各种饭店,酒吧里弹唱的歌手,有的水平真的很好,但歌声里充满了颓废,玩世不恭,随波逐流,充满了愤恨的宣泄。
我不知道导游善意的提醒慎入酒吧吸毒客的狂欢是否有现实依据。朋友小马哥发来信息,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音乐舞蹈协会要建立微信公众号,要我命名。
《诗经·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我们因为某种情绪积郁胸中,无法用语言表达时,发明了咏歌,发明了舞蹈。但咏歌和舞蹈并不只是为了宣泄痛苦,而更多的是表达欢欣,颓废和堕落绝不是,也不应该是文化艺术的主流。但丽江的文艺,充满着颓废的放纵,堕落的铺陈。
当它以少数民族为噱头,进而又摒弃少数民族文化的滋养时,生育出来的只能是一个光怪陆离的怪物,热闹尽管是热闹,却失去了本真的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