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怎么来的?
最早的“因材施教”出自《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的故事。
孔子应对子夏的问孝,就根据子夏在孝养父母时的实际而说了他的不足之处——你虽能为父母做事,也能做到在用餐之时让父母在前,可是你的脸色情绪并不好看(色难),那你父母的心里是不是会很难受呢?这样怎么可以说是孝顺呢?
王阳明的因材施教
明朝著名的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也有因材施教的例子。
王汝止和董萝石是王门弟子中较为用功的两位,但性格又不尽相同。某天,王汝止外出回来,王阳明问他有什么体会,他说:“我看满街的人都是圣人。”王阳明说:“这就对了,你看满街的人都是圣人,满街的人看你肯定也是圣人。”又一天,董萝石从外面回来,对王阳明说:“我发现了一件怪事。”王阳明说什么怪事?董萝石感叹说:“我发现满街都是圣人啊!”王阳明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本来满街的人都是圣人。
对待不同弟子的同一问题,王阳明竟然给出两种答案。刚好,这两次对答,他的弟子钱德洪都在座,他就问王阳明为什么要这样回答。王阳明说:“难道你没有发现吗?王汝止年轻气盛,锋芒毕露,所以继续要刺激他;董萝石年逾六旬,忽有所悟,所以继续要点化他。”这时,钱德洪才恍然大悟。
猕猴实验的启示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了个实验:找了五只猕猴,教这些猕猴一起学做统一的动作。其中有3只很快就学会了,但其余两只却没有学会。研究者提出疑问:难道这两只猕猴相对愚笨一些吗?一样的方法教为什么就学不会呢?为了找到原因,研究者打算更换一种方式来教这两只猕猴学动作。
结果出乎意料,这两只猕猴也很快学会了动作。经过多次重复实验,研究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猕猴的聪明程度是没有太大差异的,而要想教会他们学习动作,关键是看能否找到适合不同猕猴特点的教授方法。育儿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现实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能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是施教者的教育方式,例如有些父母会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作比较,只看到结果的差异,却忘了寻找自己教育方法上的差异。因此想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父母要善于运用猕猴效应的启示养育孩子,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你的孩子是什么材?
因材施教的第一步是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材”,这就需要父母深入、全面地了解孩子。现实中,很多父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仅仅是自己想了解的部分,不够全面不够客观。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可以通过观察、交流、活动等多种方式,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把握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了解的过程中,父母要做到客观、全面和深入,防止主观、片面、表面化。
用一万种方法教育一个孩子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教育方式也要不断改进。在青春期之前,父母或许可以用绝对权威管教孩子,但是到了青春期之后,孩子明显会对这种管教方式不买账,甚至会逆反,引发亲子矛盾。而此时多用一些民主型的管教方式,会让亲子关系像朋友一样和谐。对于多子女家庭也一样,对一个孩子很适用的方法,对另一个孩子不见得有效。父母一定要看到不同个体的差异,并且尊重这些差异。多试几次,多与孩子互动沟通,才能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静待花开,娃的花期不一样
父母需要有耐心,不可急功近利地追求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一样的进度,也不需要盲目地攀比徒增自己和孩子的焦虑。“天生我才必有用”,父母要始终相信孩子能成才,遵从孩子多元智能优势,选择适合他的学习方式,发现孩子的优点,扬长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