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顶上的农家小院

岩垴,海拔约1050米,在王金庄村西大南沟的山垴上。山巅有一座破旧的院落,是这个山垴的重要地理标识。为完成《地名志》,我和弟弟趟着厚厚的积雪,再次上山看看。

小院座落在低洼又向阳的北凹,除了墙根下的荫晾处,大多地方的积雪都消融了。

小院坐北朝南,没有主房,以梯田地堰为院墙,堰上有一孔小石窑,就是小院的北屋了。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和灶池。

西屋已坍塌,只留下四面危墙,长一丈五尺,宽一丈二尺。能看出主人是住在西屋里的。

驴圈在东屋,驴槽十分标志,完好无损。

一进院门,先看到的是院内的菜窖。

院东的石碾盘上,竖着石滚。

小院东边,又是一坐小院,石墙高不到一丈,垒得平平整整,有封檐石,但从围墙的形状看,又好像羊圈。

房子西边的地堰上,是敬天祭祖烧香磕头的天地窖,院内有灶君灵位。

we革时期,扫除一切牛鬼蛇神,主人把神像偷偷地埋在谷糠里。红卫兵李争夺到山上找到神像,一镢扎在神像的屁股里。之后,李争夺屁股上生了懒疮,治不好,活活死掉,村人都说是神仙显灵。

房子外面栽着一棵梨树。上坡上有野杜梨、野糖梨树。

房子的主人是李起堂,从小由爷爷从河南安阳领养到这里,起堂长大后,曾和村里一帮人移民到内蒙,当过兵打过仗,有杀敌英雄称号。他外出的时间里,妻子稳沙孤身一人住在山上,冬闲开荒造田,农忙春播秋收。岩垴在土岭、南丫豁一道岭上,常有狼出没,晚上早早地就要把门封住。

山地收入微薄,生活非常艰难。稳沙饥饿难耐,饿了就吃些糖梨干儿充饥。糖梨干儿就是把野糖梨切成片儿晒干的那种片状东西。

1957年,土地改革,斗地主分田地,李起堂分到房子,下山回村,定居前院。

李起堂去世后,本家孙子李国金给爷爷写的丧榜是:

先严幼时离双亲,

荒岭野外苦作人。

中旬参军去保国,

杀敌英雄临过阵。

一生勤劳致家兴,

爱戴子孙第一人。

堂前痛哭泪纷纷,

府中永有上大人。


故事调查中

李甲(姓名无考,用甲、乙代替)一家三口,住在岩垴。房子在北坡,吃水要到土岭的水窖里去挑。有一年,水窖里的水吃完了,趁雨季来临之前,要把水窖底的於泥掏出来。

儿子李乙用绳子把父亲李甲卸到了水窖里,然后偷偷地跑了。

父亲在水窑里无法爬上来。

中午,该吃午饭了,李乙母亲等着父子俩回家吃饭,一直等不回来,就到水窖旁叫他们吃饭。到近旁一看,儿子没有了,丈夫困在水窖里。

儿子跑出去,再也没有回来。

李甲从河南安阳领养一个小孙子,取名李起堂,李起堂是爷爷奶奶养大成人的。

李起堂生育一子,叫李安元。土改时,才下山回到村里。(李榜夺口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王鹏翔:焕文书院创始人,院长。 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传播者。 《论语》资深研究者 原 文 《论语学而第一》 1.9曾子...
    书香联盟阅读 3,265评论 0 0
  • 心中有一处缺席 媚俗欲以栖寄 是披着缟素扮神女 高傲欲以作揖 是描着淡雅扮相宜 心中有一处缺席 欲以明月入夜光 欲...
    差一步阅读 1,924评论 0 2
  • 今天是日更挑战第44天。 贾政 贾政,"假正"也。 从表面上看,他是一个孝子贤孙,对贾母很孝顺,从不忤逆她,但是,...
    秀妮_5519阅读 1,670评论 0 2
  • 昨晚不用上自习,约了一个好友一起漫步凤凰湖畔。夕阳落山,夏日余晖依然燥热,但有清凉的微风拂面,惬意就油然而生。湖边...
    雅馨居士阅读 2,405评论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