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仿佛只在须臾之间,母亲仙逝快一周年了(326天)一年里,母亲生前那慈祥的面孔,常常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母亲生前鲜活的场景,老是出现在我的梦境。在梦中,我常常拉着母亲的手,仿佛是儿时的我,跟着母亲蹒跚学步,听她的谆谆教诲。但睁眼醒来,才发现一切都已留在梦中,母亲与我,业已阴阳两隔。常常感叹人生之短暂,造化之弄人。回首往事,往事如烟,竟有如梦境般虚幻。面对现实,如今的我,也已尽显老态疲惫,面对前途,困顿迷茫。
母亲对于我的生养之恩,如日月行天,如江河经地。母亲是阳光,我只是一株沐浴在阳光里的幼苗。我在母亲仙逝之后,才品味出母亲活着的时光,对于我是多么幸福,哪怕听见母亲的一声申斥,现在回忆起来都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我现在能够体会出24孝图中老莱子(老莱娱亲)对于父母的心态。
母亲早年间,少年丧父,寡母孤儿。人生道路崎岖坎坷,身遭种种磨难,但她为人诚实、善良,在生活和工作中任劳任怨,也许是修来的福,所幸晚年生活尚且安康,母慈子孝,活至91高龄,较之她的父母亲(我的外公外婆)来说,已经是大大的超越了。她在弥留之际对我说“我很知足了,我父母加一起也没我过的日子多。”临终之际几乎没有什么痛苦,就象睡着了,听不见儿孙们的呼唤。这也给了做长子的我,很大的慰藉。母亲生前是个无神论者,并不相信诸如鬼神、转世、因果报应之类,受到她的影响,我亦是一样。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有生死,物质总不灭。但我此刻倒宁愿相信有所谓仙界,亦有灵魂,但愿母亲能够魂登仙界,与早登天堂在那守望的父亲团聚,希望信愿寺助念团接引成功,母亲魂归西天极乐世界,在那个光辉灿烂的天地里,自由的徜徉,尽情地享受,在天上,注视并庇护着你人间的子孙。
在你仙逝将近周年的时候,按照“新山不过社的习俗”你的长子悄然而至凤山陵园为您擦干墓碑上的雨珠,为明天的祭奠做准备。夜里写下了以上的文字,寄托对母亲的思念和母亲灵魂(如果有的话)的一点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