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是大多数人想要快点度过,而逝去后又无比怀念的年纪。
这段独特的时光里,我们的生活依旧普通平淡,但不一样的是,内心小小的野心,蠢蠢而动的叛逆和挣扎,却在琐碎的生活里留下了印记。
这是成人之前最疯狂的青春,是“伯德小姐”的青春。
《伯德小姐》讲述了17岁少女的成长故事,它没有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善良女主,没有男生都爱自己的主角光环,她的经历真实得如同我们自己的青春。
影片2017年11月在北美上映,类型是喜剧片,而对于很多中国观众来说是有点伤感,又温暖可爱的青春回忆。
《伯德小姐》曾以100%好评率成为烂番茄最受好评电影,到目前为止,227个评价中,仅有2个差评,保持着99%的高新鲜度。
影片在豆瓣的评分达到8.0,不仅被观众喜爱,还获得第9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提名,斩获各大奖项。
女主叫克里斯汀,她讨厌这个土气的名字,为自己取名Lady bird—伯德小姐。影片也被叫做《淑女鸟》,我更喜欢这个名字,淑女代表被家庭、家乡所束缚的少女,而鸟则是她内心向往着挣脱束缚,获得自由。
伯德小姐来自萨克拉门托,虽然是加州州府,但却不是个繁华的地方,而是个有着农田,畜牧场的农业小城。她无法接受自己来自这样的城市,想去往东海岸地区到纽约上学。
有趣的是,电影的背景来自于导演本人,影片是格蕾塔·葛韦格的处女作,萨克拉门托是她的故乡,她在纽约读了大学,并用自己母亲的姓克里斯汀来给女主命名,正是因为对这片土地富有感情,才能拍出这样温暖的电影吧。
克里斯汀是个特立独行的女孩,执拗地改名为伯德小姐,说,“我给我自己洗的礼,所以是我自己赐予自己的名字。”她染着粉色的头发,张扬而叛逆。她会直接把杂志塞进裙子里带走,会扔掉老师的成绩册然后给自己打更高的分数,会一言不合就跳车摔断胳膊,会买香烟和黄色杂志宣告自己18岁成人。
伯德小姐不满足自己的家庭,父亲失业,母亲是护士同时又在精神病院兼职。她把自己贫穷的家戏称为“在轨道的另一边”。总是提前一个路口让父亲停车,不想让同学看到却美其名曰,我喜欢走走。她跟妈妈都有着强硬的性格,从鸡蛋有没有熟到离开家去纽约,都能成为她们争吵的理由,两人互怼起来也是毫不手软,伯德小姐觉得妈妈束缚了自己,而妈妈想让她变成最好的自己。
伯德小姐也有着自己的小虚荣,她希望自己来自繁华的城市。甚至问妈妈自己看起来像不像从萨克拉门托来的人?她说再不离开这个地方就要死了。羽翼未丰的小鸟总想着自己要飞多高,就好像我们以为去了离家很远的地方就能摆脱自己的过去。
年少的青春当然少不了爱情,她第一次爱上了演员丹尼,初吻后跳跃狂喜,给专属的星星取名,但是这段感情很快因为她发现男友是gay而破灭。
第二次,她爱上了忧郁的凯尔,为了接近他,伯德小姐谎称自己家住在别墅,然而当她失去第一次后才知道自己被凯尔欺骗。
看到这,你以为伯德小姐就只是一个任性叛逆的青春期少女吗?
不是,虽然她总是一副生活配不上我的样子,但对家人和故乡都有着最深的眷恋,对身边的人也隐藏着善意,也许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呢?
她跟妈妈有着共同的爱好,一起听着录音带流泪微笑,对同一条裙子惊呼完美。生活拮据,圣诞节只收到袜子作为礼物,虚荣的她这次却说,我喜欢这件礼物。
尽管她总是觉得自己被束缚,却渴望得到认同,她小心地问妈妈,你喜欢我吗?妈妈说,我当然爱你。她依旧执着,但是你喜欢我吗?是啊,妈妈的爱是不需要理由的,但是除去爱,我们是否真的喜欢对方这样的人呢……
得知爸爸多年患抑郁症而自己却不知道时无比自责,到后来陪爸爸一起去应聘工作。
明白丹尼因为性取向而感到害怕时,原谅他的欺骗并给他鼓励。
看似厌倦自己的家乡,修女却说在她的作文里面看到了对萨克拉门托的热爱。
青春的少女就是这样复杂的矛盾体吧,叛逆的外表下总是有着不一样的柔软。
她终于如愿以偿去了纽约,她走在街头做着想象中所有美好的事。后来才发现,以前总是不喜欢教会学校的祷告,但知道这里的人不信上帝后,竟有一些失落。这里没有人喜欢跟她听相同的音乐,醉酒后醒来会不自觉走向教堂,想念妈妈但遗憾没有拨通电话,在这个原本无比向往的城市,好像只有她一个人。
人们总是在离开一些人离开某个地方后才会觉得想念和美好,但成长不正是这样,把觉得束缚的一件件丢弃,长大后又会想要一件件捡起,失去与得到总是相伴相生,我们也在成长中不断变化,就像伯德小姐,有人问起她的名字,她现在会回答:我叫克里斯汀。
结尾中伯德小姐下意识地说,我来自萨克拉门托,但回过神又突然改口,我来自旧金山,这一幕让我觉得无比真实,我们都在成长中慢慢寻找着自我,而不是在某一刹那可以突然地改变,她还是那个想要高飞的鸟小姐,只是渐渐发现了自己对于家人和故乡的难以割舍。
这是格蕾塔·葛韦格写给故乡的一封情书,也是写给每个人青春的一封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