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很多行为举止我都看不惯,这常常让我心烦气躁。
学习不主动,周末的作业非要等到星期天晚上才完成。
写字很慢,又不工整漂亮。
做作业时写一下玩一下,老半天没写出一行。
注意力不集中,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能把他吸引过去。有时,我真觉得他压根儿就是“两耳专闻窗外事”。
一点也不喜欢看书,一天到晚在外面疯。
可是又是那样的胆小怕事,在陌生人面前或者大众场合,不敢说话,不敢表现。
有时在家里说话也不中听,老是得罪人,叫人不高兴。
坏脾气、小心眼、嫉妒......
他身上的缺点真是花上三天三夜也数不完。
且慢,我所列举的他身上的缺点,为何那么熟悉?细思极恐,这不都是我的短板吗?
人到中年的我,除了比儿子多读了一点书之外,我们身上的缺点是如此惊人的相似。
为什么我老盯着儿子的缺点不放?因为我对它们太熟悉了。我把它们深深地埋藏着,这些我所掩饰的东西,在儿子身上显露出来时,就像是又丑又痛的伤疤被揭开了一样,我感到羞辱、恼怒、不安。
我看不惯的、讨厌的、不接受的正是我自己!
需要改正的,正是我自己!
真是印证了那一句话:“孩子的问题,都能从父母身上找到根源。”
对儿子,我经常感到不耐烦,我希望他能更好一点。现在,我终于知道,我是对自我不满足,却想要从孩子身上得到!
孩子不坏,坏的是我的教育方式,以及我对他的态度。
孩子太像我了,我对自己并不满意,所以我害怕他成为第二个我。
要想改变他的人生轨迹,从改变自我开始。
接纳自己。
其实,在我的成长环境里,我能有今天相当不错了。
在泥泞的童年里,我的家境贫寒,有一个事事不顺的性格暴躁又爱生病的父亲。
我几个兄弟姐妹都是在他的打骂声中长大的,哥哥姐姐们被打骂得更甚。
我们对他又怕又恨,我的家庭气氛永远都是沉闷和紧张的,父亲随时都可能大吼大叫,我的心随时都可能颤抖。
悲伤和无助是我的心房主色调,想逃离却没勇气,憋屈啊!
在我家,好像开心都是有罪的,你必须一副凄凄戚戚的样子,父亲需要我们处于战战兢兢当中,只要我们显露一点快乐的样子,他必然怒目圆睁,呵斥我们,我们仓皇惊恐,他才满意。
其实,他又何曾满意过?在他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错的!
哥哥姐姐早早就外出打工了,这是最好的逃离。他们都不愿意回来,回来也不愿意跟父亲说话,挣了钱也不给他,只给母亲。长大后的我们,不愿意跟他说话,连叫也不愿意叫他一声。
只有我,小时候在非常气愤的情况下敢跟他顶嘴。
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我没有被压垮,一路挣扎到了今天,成了现在的我。
感谢自己。
我对生活,一直努力付出。无奈过于愚笨,只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平凡如尘埃。
一路上,我负伤前行,我的境遇令我随身携带着很多病毒——喜怒无常、浑身带刺、好高慕远、眼高手低、心高气傲、抱怨指责.......
当我觉察到这样一个我时,我就一直一点一点地脱掉这些丑陋的痂块,感谢自己的努力,感谢自己的不离不弃。
我只是我,不必伟大,可怜的小孩子,我仍爱你!
一路来,我努力学习,力争上游,虽然资质平平,但也努力活成更好的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
接纳孩子。
孩子不是我的附属品,他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他的人生轨迹。
老天比我知道。
我需要做的,只是不让他拥有我这样的童年体验(有时我在制造而不自知,但我会时时自醒),尽我最大的能力,给予他们良好的家庭氛围,仅此足以。
不必看人家,那时人家,与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好也罢,坏也罢,都是老天的意旨,接受,放下,然后继续向前......
孩子,你是我的探照灯,让我的毛病渐渐显露出来;你是我的改错纸,通过你,我修正了很多错误;所谓母子,就是一场修行。
我们在一起,通过你,观照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