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说自话印度行 - 卡久拉霍

(四)卡久拉霍

列车在丘林间急速地行驶,田地间散漫着隔夜的氤氲,冬天的日出总是那么不爽,半紫的太阳从树梢上露出来,把灰色的天幕撑起一角,混沌的山野渐渐显露出了层次。

窗外不断变换着农田和房舍,如果不注意路人的肤色,还以为置身于中国北方的农村。印度农村的种植结构虽然与我们的不一样,但种植规模很相近,大部分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一亩三分地小农经济。

卡久拉霍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印度小村庄,如果不是那些惊世骇俗的寺庙群,或许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有关卡久拉霍的来历众说纷纭,既有正史也有野史,传说一个祭司的女儿夏夜去莲花池沐浴,被月亮神勾引并生了个娃,这个神娃从小力大无穷,简直是印度版葫芦娃,16岁因为打死了一头狮子和一只老虎,当上了皇帝并建立了昌德拉王朝。

当了国王的葫芦娃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但有一件事让他一直闷闷不乐,因为举国上下都知道他母亲未婚先孕,没人知道他老爸是谁,弄得有点不清不爽,这事即使落在平常百姓头上,也不免被人说三道四,何况又是一国之君?于是葫芦娃灵机一动,下令建造了85座庙宇,为他母亲正名,告知天下他有月亮神的基因,于是这个传承关系就圆满了。

现今保存下来的庙宇只有22座,分东、西、南三个群落,其中西庙群是最为精华的部分,不仅雕刻精美造型繁复,而且风格大胆写实,各种人物和动物造型栩栩如生,充满灵性和生活情趣,令人赞叹不已,简直是一座雕塑和建筑艺术的殿堂。其中那些男欢女爱的性爱场面,更是让卡久拉霍声名远扬,人们习惯称那些寺庙为“性庙”。

卡久拉霍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一跃而成为各路游客趋之若鹜的打卡盛地,“性庙”不仅成了卡久拉霍的代名词,也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农夫们放下手里的农具,把自家的农舍改建成homestay,也就是印度版农家乐,给游客提供食宿便利。

卡久拉霍的客栈老板是我在印度见过最精明、最勤奋的生意人,更是套路中的顶尖高手,我们只在卡久拉霍逗留了大半天,没想到套路一个接着一个。首先还得从我们到达卡久拉霍说起,按计划我们会在早上到达卡久拉霍,然后白天游玩寺庙群,晚上坐火车去瓦拉纳西。考虑到拿着行李行动不便,决定找个旅店寄放一下,于是通过airbnb预定了一家homestay,价格700卢比。

下了火车本想自己叫一辆突突车,忽然看到有人拿着写有我们拼音名字的白纸等在出口,一问才知道是旅店老板雇来的突突车司机,这让我们颇感意外,询问车费多少,回复说他也不知道,虽然有些不踏实,还是上了车。

到了旅店洗漱一番后,大家围坐一起吃早餐,老板长相憨厚,一看就是个好脾气,闲聊中得知他经营着村里最大的homestay,已开了三家店并还在扩建中,他家墙上贴了不少各国游客的留言。问及庙群的游览之事,他建议由他来安排我们在卡久拉霍的行程,并给了一个打包价格,包括游览车辆安排,车站接送(包含早上接车费用),还有在他家的三顿饭,并许诺晚上安排一辆car送我们去火车站,说坐突突车晚上太冷。虽然价格有点高,我们还是同意了他的方案,毕竟省心省事。

不一会来了一个年轻人,老板介绍说他就是我们今天的司机,小伙二十来岁长得很精干,一开口吓我一跳,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印度农村碰到一个会说中文的农民,啥情况?

小伙说他自学中文有三个月了,还有个中文名字,与旅店老板一起合作经营homestay,由于来卡久拉霍的中国游客非常多,他学中文是为了方便与中国游客沟通,说着拿出一个破旧的手机打开微信,里面一连串中国游客的名字。我不由得对这个年轻农民刮目相看,心想这对搭档有点意思。

吃完早餐随他走到门外,我和老杨顿时傻了眼,原以为他会开一辆突突车,没想到所谓的车辆只是一辆摩托,三个人骑一辆摩托?没搞错?看到我们疑惑的眼神,小伙一脸严肃地说:尽管放心,保证你们百分百安全。

我担心的不仅是安全问题,三个人骑一辆摩托相当拥挤,会很不舒服,只是刚才答应了老板的安排,有点拉不下脸。正在尴尬时,老杨发话了:上吧,我坐你后面。老杨就是这么一个人,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不愧为民革党党员!

车行驶到一半,小伙子突然说要带我们去他家喝茶,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摩托车快速拐进旁边的小路,五分钟后来到了他家门口。他家房子并不大,里面住着他父母和哥嫂一家,他哥也在经营homestay,墙上贴着不少游客的留言,仔细一看原来都是打印的,内容与客栈老板墙上一模一样。我们边喝茶边闲聊,小伙子说想来中国学习中文,让我们帮忙打听国内的中文学校,还希望我们能介绍一些中国游客来他家住。

正说着,他哥手里拿着一沓纸币走了过来,说他爱好收集各国钱币,问我能否给他一些人民币作为收藏。我顿时明白咋回事了,因为曾在网上看过类似的经历,这里的农民会借收藏钱币名义向游客索取钱财,我说:没问题,给你一些中国硬币吧!没想这货眼一翻说:我不收硬币的,你看这里都是纸币。边说边用手拨弄着手里的钱,我瞄了一眼,里面竟然有一张20和50元人民币,心里暗骂:哪个中国游客这么不长心眼?

此时对他哥已相当反感,还是耐着性子说:抱歉我只有大额纸币和一些硬币,如果你真是为了收藏,我可以把硬币给你。这小子笑嘻嘻把身子向前凑了凑,说:那你就给我大额纸币吧!嘿!见过不要脸,没见过这么不要脸,我脸一沉,当着他家人的面说:我一分钱都不会给你。这时气氛已相当尴尬,小伙子赶紧过来打圆场,说他哥是开玩笑的,那个傻叉也悻悻地说是玩笑。呵呵,卡久拉霍的农民不简单!

逛完东庙和南庙已是正午时分,三个人骑着摩托准备回旅店吃午饭,小伙说要顺路去看一下朋友,我说没问题。车来到一扇大铁门处,里面传来叮咚的敲打声,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石刻作坊,小伙装模作样介绍说,这里是当地最好的手工雕刻,然后招呼我们进了一个小门,呵呵,我知道又有幺蛾子,果然,这是个前店后工坊的工艺品商店,店老板正在里面等着我们。

一番寒暄后,店主领着我们参观店里的各种石雕,先来到放着大型石雕的陈列室,说可以提供打包托运,看我们没啥反应,又带我去到一个小房间,从抽屉里拿出一些所谓的古董雕像,我和老杨依旧无动于衷,最后领我们来到前门柜台处,里面放着各种雕刻小玩意和旅游纪念品,店主幽幽地说:你们总得买点什么吧?此时我耐心已尽,走出店门对小伙说:听着,我们只看庙,不购物,不家访,不去计划以外的地方,你的明白?

下午重点就是西庙群,这也是卡久拉霍最核心的部分,应该说小伙子在时间安排上很有经验,参观西庙群最佳时间就是在下午,寺庙里各种人物和动物雕像,在阳光的投射下如魔似幻呼之欲出,夕阳下的西庙群简直美轮美奂。

我和老杨在里面泡了一个下午,出来时街边的商铺已亮起了灯,西庙群位于村庄最热闹的地段,这里有不少不错的餐馆,本想晚上去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忽然想起必须回旅店吃饭,此时我才恍然大悟,这个貌似憨厚的客栈老板不是一般的精明,他的一条龙服务让我们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只能全部在他家消费,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卡久拉霍的农民真不简单!

晚饭是与中午一样简单的印度餐,老板饭后拿出一张白纸递给老杨,说要让写一份中文留言贴在客栈墙上,老杨拗不过写了几句客套话,老板把留言贴在墙上用手机一顿狂拍,站在旁边的小伙子也悄悄拍了几张,不知道他会不会打印一张贴在他家墙上,接着老板又让老杨拿出手机在tripadvisor上写好评,呵呵,我这才明白为什么tripadvisor如此之烂,原来好评都是这么来的!

打包收拾完行李准备去车站,老板一脸愧疚地说:抱歉没有弄到car,只能让你们坐突突车去火车站了。再看门外,早上那辆突突车已等在门口,我还能说啥哪?赶紧走吧!

卡久拉霍的农民实在是不简单!

(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