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贾平凹曾经为张爱玲写了一篇文章。他第一惊讶她是当代作家(感觉她是民国才女);第二惊讶于她的文采;第三惊讶于她的悲观,作品中渗透着《红楼梦》般凄绝的悲凉,与一味歌颂人性善的乐观主义不同,张爱玲赤裸裸地揭示了人性的恶和虚伪,展示人生的底色悲凉。从这一点来说,她的观点跟叔本华有某种相似之处。
正如她自己所说“:出名要趁早。从1943年5月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开始,那年她二十三岁,短短的一年间代表作代表作如《沉香屑 第二炉香》、《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散文集《流言》等一一倾泻而出,基本奠定了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段时间她创作颇丰,小说、散文、剧本、译作均有涉猎,上个世纪40年代是张爱玲创作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她一开始就达到了顶峰。
张爱玲的作品中弥漫着浓浓的悲剧气氛,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营造了一个阴气森然的世界,男男女女如在鬼蜮里进进出出。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变态,在其笔下一览无余;情爱的虚假,婚姻的圈套、生命的惨白与脆弱,在其作品中处处可见。张爱玲对人性深入探索,她冷冷地撕开生命外表的华美,向读者展示“爬满了虱子的华美的袍”。对此,不少读者对张的小说提出尖锐的批评,最全面最深刻的要数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作为张的最热心最忠诚的粉丝傅雷,很爱才,对比自己小十三岁的她给予厚望,虽然她们素未谋面,但神交已久。傅雷说张的小说《连环套》人物缺少真实性,全都弥漫着恶俗的漫画气息,但傅雷对张的作品总体上是肯定的。认识到张爱玲是痴迷《红楼梦》和她的身世遭遇,对她的文章就会有深入的了解。
张爱玲跃上文坛就光芒四射,红极一时,但她选择前往美国发展,尝尽了心酸和凄苦。1955年秋天的傍晚,35岁的她站在海轮上,渐渐远离维多利亚港湾,禁不住落下冰冷的眼泪,她不知道前方陌生的世界是怎样的。
张爱玲移居美国后,虽然小说英文版已在美国发行,且得到好评,但没有获得多少收益。迫于生计,她不得不向麦克道威尔文艺营(相当于收容所)写信请求帮助。文艺营是美国著名作曲家爱德华.麦克道威尔的遗孀马琳于1907年创建的,为艺术家免费提供住宿和创作条件。在这里她很快与一个叫“赖雅”老头相恋并同居。赖雅知识渊博,许多美国著名作家都是他的好友,如刘易斯。后来,刘易斯在获得诺贝尔奖时说“其实,赖雅更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因社会理念和个性原因,他并未写出不朽作品。虽然赖雅在文学上给张爱玲有益的指导,但是却给她的人生增添了无穷无尽的困苦,新婚刚两个月,寄托她全部生活希望的赖雅又一次中风,接近死亡。
张爱玲的第二部英文小说《北地胭脂》,被出版社退回,她非常沮丧,退稿意味着对她否定和排斥,但她依然勤奋写作,成为多产作家,发表很多作品,但没有满意才情的结晶。
1958年赖雅患上背痛疾病,1960年又患上了腿和脚病,张爱玲为他按摩,备受煎熬。在得知赖雅再次中风昏迷时,身在台湾的张爱玲无钱买机票,不惜损坏身体,在香港夜以继日地编写《红楼梦》剧本。赖雅瘫痪两年,大小便失禁,全由张爱玲照料。为了照顾赖雅,她在起居室里支起军用床,一边写作,一边护理。
1967年,赖雅走完了人生最后的路。那年赖雅76岁,张爱玲47岁。
张爱玲写作几乎都是为了钱,以此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她对她以二三年代为素材写出的作品进行修改,难以让美国人接受,经常遭到退稿,她一次又一次黯然流涕,情绪非常低落。
她的一生让人唏嘘不已,她经历过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一段繁华似锦令人炫目的岁月,体会到众星捧月般的荣耀,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深居简出,离群索居,过着与世隔绝的,尽力回避以前熟人的孤独而神秘的生活。她承受着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独,这或许上苍对待一位优秀的女性一个杰出的灵魂,特有的眷顾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