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吴礼和中心小学党总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径,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深化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以党建为统领,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主动与十里亭东社区结对共建开展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以“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创新精神”理念为导向,按照“五个一”标准,努力创建“四点半特色课堂”和科技教育有机结合的志愿服务模式,号召党员教师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群众办实事,为党旗添光彩。
一、党员“双报到”,奉献双岗位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校党总支坚持走群众路线,引领党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开展党员“双报到”活动。号召全体党员亮身份,担责任,立德树人,争做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争当模范党员,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目标任务上来。做到“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学校加强组织领导,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带头参加“社区吹哨,党员报到”活动,为全校教师树立了标杆、作出了榜样。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防控和抗洪志愿服务方面,我校党总支建立联络机制,科学统筹,组建“教师应急志愿服务队”模范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把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灾等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的实践战场,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例如,2022年3月15日以及国庆节期间,我市在排查中发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我校按照上级部门工作部署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学校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带领全体党员、教职工志愿者共145人次积极协助社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受到了十里亭镇政府、十里亭东社区以及居民群众的赞扬。又如,在2022年6月中旬暴雨停课期间,学校党总支支委每天坚持回校和到校属村小开展安全隐患排查。6月19日位于浈江沿岸的我校校属五里亭小学也严重受灾,洪灾中积水最深时超过一米。洪峰过境,五里亭小学操场、教室、校道留下了厚厚的淤泥,灾后校园清淤工作刻不容缓。6月22日我校党总支组织党员应急志愿服务队大力支援五里亭小学做好水灾后校园清淤消杀工作,消除了校园安全隐患。
目前,全体党员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时长合计为7560.9小时,充分发挥了党总支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径,创建“四点半特色课堂”志愿服务特色
为了解决大部分学生放学后家长接送时间不同步的安全问题,我校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径。结合我校“发展科技教育,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理念实施“头雁工程”。按照“一个多功能的聚集阵地、一支热心的党员教师队伍、一套安全有效的学生管理制度、一套灵活实用的活动机制、一套统一的培训内容”五个一标准,努力打造“四点半特色课堂”和科技教育相结合的课后志愿服务模式,切实帮助家长和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一)以省、市“小小科学家”中小学生科学实验展示活动为依托,开展科技特色社团活动。
我校坚持“发展科技教育,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的理念,立足课堂、学生为本、抓好特色、稳步推进。以省、市“小小科学家”中小学生科学实验展示活动为依托,创建“四点半特色课堂”。开设了以科技教育为主题“小小科学家”科学社团,由我校教师志愿者在课后免费给学生授课辅导。科学社团课程内容异彩纷呈,既保障了学生放学后的安全,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科学素养得到普遍提高,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小学生放学后因父母上班忙碌无人看管”这个广大家长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校利用“四点半特色课堂”辅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小小科学家”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体验活动竞赛有402人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体验示范学校”,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小小科学家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体验活动优秀组织奖、团体总分一等奖等荣誉。
(二)以校园科技节为载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我校除了常态化开展“小小科学家”科学社团活动外,还以校园科技节为载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校园“科技节”主要内容有科普讲座、科技创新主题活动、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比赛、科幻画展示、科普知识有奖问答、科普知识手抄报等,将科技活动的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立体呈现。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参与面广。通过科技节活动,让师生了解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景趋势、我国科技发展的良好势态和科技创新的途径方法,启迪师生科学思维火花。近年来,组织师生参加全国、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绩显著。
我校努力打造“四点半特色课堂”和科技教育相结合的课后志愿服务模式,切实帮助家长和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了学生放学后的健康安全,培养提升了学生科学素养,推进学校科技教育迈上新台阶。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成绩斐然。党总支副书记华文茹老师的创新项目《一种模拟地震演示仪》在2021年获得国家专利,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其创新项目“智趣七巧板桌”在第三十四届韶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辅导员项目中荣获一等奖。邹元贵和华文茹老师合作制作的教具《桥梁承受力探究活动装置》荣获2020年广东省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一等奖(全省小学组得分排名第二)并代表广东省参加2021“张謇杯”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荣获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邹元贵老师科技作品《桥梁承重力演示仪》获得国家专利。党员邹元贵、华文茹老师辅导学生张珉嘉代表韶关队参加第33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作品《智能盲人拐杖》获二等奖和中大视眼健康专项创新奖。辅导学生邓润岳代表韶关队参加第34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二等奖和十佳创新设计奖,其作品《多功能行李拖车》被广东科技馆留下用于科技作品巡展。
韶关电视台曾多次专题报道了我校科技教育成果。在2020年12月14日的《人民日报》、2021年1月13日学习强国平台专题报道《韶关:社区吹哨、党员报到,让城市更温暖美好》、2021年5月7日“城市先锋行”微信公众号、2021年12月13日浈江发布微信公众号报道《浈江区吴礼和中心小学:聚焦孩子看管之“难”,贴心打造“四点半课堂”》、2021年12月14日省媒体南方+专题报道《韶关浈江这所学校以党建为引领,贴心打造“四点半课堂”》以及学习强国平台的学习简报《韶关市浈江区吴礼和中心小学:以党建为引领,贴心打造“四点半课堂”》等报道中分别展示了我校党员利用“四点半特色课堂”为群众办实事的做法和成效,受到了市委组织部、区教育局党工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我校践行教育初心使命,以党建为统领,创建“四点半特色课堂”志愿服务特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的成效,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