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帕金森病的治疗征程中,提高中药资源利用率至关重要,这犹如为患者点亮一盏希望之灯。
精准辨证用药是核心环节。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面对帕金森病复杂的症状表现,医生需仔细辨别患者属于肝肾阴虚、气血亏虚还是痰湿阻络等不同证型。只有精准判断,才能有的放矢地选用如熟地黄、当归、半夏等针对性药材,避免盲目用药造成资源浪费。例如,对于肝肾阴虚的患者,重用熟地黄滋补肾阴,充分发挥其药效,而非不分证型一概而论,让每一味药都能在最适合的 “战场” 发挥最大作用。
炮制工艺优化不容忽视。合理的炮制可提升药材利用率。像天麻,通过蒸制、切片等规范炮制,能使有效成分更易溶出,药效增强。药企应遵循传统工艺并结合现代技术,严格把控炮制流程,确保炮制后的药材在治疗帕金森病时能以更小剂量达到更佳效果,减少药材的无谓损耗。
研发高效剂型是创新路径。将传统中药制成现代剂型,如把治疗帕金森病的复方药材制成缓释胶囊、滴丸等。这样不仅方便患者服用,提高依从性,还能精准控制药物释放,使药物在体内持续稳定发挥功效,相比传统汤剂减少了因服用不便导致的药物浪费,让有限的中药资源物尽其用。
此外,构建药材循环利用体系。一些药材在初加工后的残渣,经检测若仍含有一定活性成分,可二次开发,提取剩余有效成分用于帕金森病的辅助治疗,或制成外用制剂,变废为宝,全方位挖掘中药资源潜力,为帕金森病治疗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