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上十,2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有言:古时,人之知识与经验匮乏,技术与能力不足,所以,对于自然变化与人事沧桑,必然要依靠类似《易经》这样“神秘”而又实用的哲学体系,而且往往只见其一斑。所以,自古以来《易》以占卜,因辅决断,定裁夺。又曰:“不疑何卜?”不疑者,断已判,裁已定,心已决,无需占卜。所以,君子将有为而存疑,则占卜以断之。而占卜之时,沐浴熏香以示敬,精神集中以示诚,精诚于心,可以感通天地,于是得其辞而不疑,不疑则行,行而果之而已,成败勿论。
近世之人,多以义理论道,或儒,或道,或心学,或理学,皆可以决疑裁判。
当世之人,因人类之文明进步越来越以精神驱动生命,而当今科学技术之飞速发展,无非信息制胜与技术制胜,然而亦只是果之而已,无关进化。如果人类不能以自我之精神自制,并顺应信息进化之潮流,则人类必然为信息大爆炸所淹没或吞噬,或者人类必然为更强大的信息处理系统所取代。
所以,非神通天下之至神,无以知人类进化之途。